所有现在谈论中国的崛起都是一种装饰,而且这种所谓的崛起一种很有害误导,我们能够在哪个行业骄傲地说是我们在引导世界呢?如果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引导呢,其代价又是什么呢?
不可否认我们的经济总量和影响力现在开始出现,但这种出现我们现在看见的是招徕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人民币汇率操纵,非市场经济的竞争,在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缠中,我们过多的国家精力被和财力被误导进这种谈判争取,有什么办法呢?如果我们不争取他们的市场,就意味着我们更多的国内企业面临破产,随之产生大量的失业群体。
为什么我们的经济发达了,我们的财政充裕了,而我们却陷入了这种泥潭呢?是因为我们这种所谓的发展和崛起是建立在一个严重依靠别人市场,依靠别人的技术,因为很多那些贸易自由和文明的国家,依然可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严格防范本国的先进技术出口,甚至在一些商业领域的交易,都可以背气经济利益原则自上的宗旨,这就是我们中国目前所谓崛起的另一面,当我们每天看见这些报道或者被别人指责,甚至为了让别人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我们就不得不放弃很多自己的经济利益。
那么我们怎么会让自己陷入这种泥潭的呢?我们是否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政策和所倡导的理念呢?尽管现在已经发现这个问题,但依然不晚,也许去反思这些我们可以从很多的领域揭示出我们这种弊端的本质,但笔者今天只从一个角度来谈,那就是内需。
内需其实就跟一个人一样,我们不知道自己也不了解自己,所以我们一直自己没有能力,而把眼睛盯在外面,所以我们的很多行业和企业,只注重拓展海外的市场,而且这种市场基本上是属于最后一环,加工成品或者也仅此于消费市场的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世界加工厂和最后的终端市场,因为我们没有自己技术和自己创造力,这就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的企业。
笔者不想否认中国已经有很多的企业,已经觉醒了,走出了自己的创新之路和发展之路,但在一个这样恶劣竞争国内环境下,这些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很困难,因为我们的很多政策至今没有倾斜到这种优质企业去,因为更多的那些企业纠缠在很多部门和地方的利益之中,并且用自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赢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象那些违规排污企业,仅仅是为了自己企业的那点利益,却可以牺牲整个周边的环境,这样竞争和发展能够提高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吗?
但我们的政策和政府的行为又遏制住这种趋势的蔓延和糜烂吗?当众多的企业可以不注重环境,进行生产发展,本身就说明这种是属于掠夺性的企业,不会生产出有品质和创新的产品,一但当这类企业成为主体,那么这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也就是建立在废墟之上,我们现在已经看见,那些国外企业对我们产品的环保和安全所提出来的苛刻要求,这里既有贸易保护的一面,也确实有一些企业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和理念,这也是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落后于世界其它企业的原因。
看看我们自己市场充满的那些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就明白我们自己国内市场的情形,在家电消费领域的几年竞争中,我们不是十分清晰地看出,这就是中国的内需市场,众多的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是如何在分割这个市场,那么我们也就知道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市场上,也看出国家在认识自己国内市场的一种尺度。
我们现在在很多领域的开放,现在连那些欧盟国家甚至对抱怨的国家也不得不承认,其开放的速度和程度是巨大的,无论从目前金融市场,还是其它的领域,但我们并没有充分利用好这种开放,不是不要开放,如果我们不能够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国内企业就不会改变目前的这种低端食物链上的生存竞争,作为政府和国家是有责任引导的。
我们现在尽管已经开始加强这方面的引导,但至少从目前来看其力度和政策的威力依然不够,政府应该通过国内这个庞大的市场来发挥两个作用,一个是通过市场化和政策的引导,让那些注重创新和环保的企业和产品,更快更有力地进入市场和消费者。另外一个是认识到国内市场的重要性,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到国内市场的合理开放,发挥国内市场跟国际市场的互动,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达到国家利益的最终实现。
尽管中国拥有这么庞大的人口和国内市场,但我们没有认识和发挥出来,那么其价值也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看看我们现在对一些国家的依赖就明白,在一个越来越商业利益为国家利益的时候,所有的依赖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无论在安全还是贸易以及在其它领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