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刚刚落幕的“2005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论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与世界顶级经济学大师面对面的对话平台。快速发展的中国不仅为世界创造了机遇,也为经济学理论研究提供了难得的实践例证,这些诺贝尔奖得主正把他们的目光投向中国。本报记者专访了参加论坛的两位经济学大师,倾听他们对于中国经济与全球化、奥运会与中国经济的阐释。
弗农·史密斯的形象太像艺术家:一束马尾长发自然飘在脑后,3个硕大的戒指在手上闪闪发光,身体消瘦而不苟言笑。然而他却是地地道道的经济学家,2002年,他和丹尼尔·卡内曼因其心理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对经济学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弗农·史密斯的贡献在于确立了实验室研究方法在经济学分析中的地位,尤其是其对市场机制研究的贡献。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和交换
“中国人可以说旅居世界各地,不论到哪里,他们都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史密斯一开场就对中国人做了一个很高的评价,并且为他的主题“市场和交换”做了一个铺垫。
“今天我要传达的,是对市场和交换的乐观的信息。缺少市场和交换,人们就无法实现工作和知识的专业化分工,而各种分工是创造一切财富的源泉,全球化的本质正是如此。”史密斯说。
弗农·史密斯认为,商品和劳务市场是实现交换的最重要的平台,他们的发展程度也决定了专业化分工程度。商品和劳务市场的特点就是多样化:多样化的品位,多样化的人类技能、知识,多样化的自然资源,多样化的土地和气候,这就为交换提供了前提。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中,生产者不断生产产品,而消费者不断从相应产品中获得价值。
他说,通过市场我们彼此依赖,我们有的时候不大清楚这一点,也不理解背后的规律,我们不知道通过各种方式,其他人也为我们做出了贡献,但是这里有微妙的相互关系链,市场要求各方在共同意愿的基础上制定社会交往的规则。
“减少并最终消除贫困是社会经济学的首要目标,商品和劳务市场是财富创造的基础,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所在。”史密斯说。
美国不应害怕廉价商品进口
“您即将演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是和平的字眼’,但我们注意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贸易战却有愈演愈烈之势,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才能减少这种贸易摩擦?”这是本报记者在5月31日采访弗农·史密斯时提的第一个问题。“这其实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而我习惯于从经济角度看问题。”弗农·史密斯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限等“许多经济摩擦并非产生于经济领域,是因为有些人喜欢干预贸易的原因。”他说,“中美两国不断增加的贸易,对中美两国以及其他国家都是有好处的,我们应该鼓励两国间的贸易。”弗农·史密斯坦言,“欧盟对中国纺织品设限是非常糟糕的政策,我在美国也始终反对美国在对华贸易方面设限。”这位著名的实验经济学家无奈地说,“遗憾的是我的主张总是失败”。
“我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一些行业如此害怕产品外包,或者是廉价商品进口。”弗农·史密斯不解地说。在史密斯看来,“美国企业可以将产品外包给中国。因为中国成本要比美国低。这样节省的成本可以投资于新技术,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并在全球市场保持竞争力。”国外输入的劳动密集型商品能够有力地促进国内该行业技术升级,在生产转移到劳动力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的同时,发达国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发、制定标准以及优化产品结构。
史密斯列举了上世纪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经历:“上世纪50年代,我在哈佛读研究生时,美国纺织业在走下坡路,因此他们从新英格兰地区逐渐南移,因为南方的工资更低,成本更低。很多人也担心失业,强烈反对。但波士顿地区用高科技产业取代纺织业,最后成为教育的中心,很多知识型的产业在这里落户。其后,纺织业也逐渐离开美国南部,绝大部分迁到其他地方,包括中国和菲律宾等。而美国南方也开始发展高科技。我们从老的技术逐渐过渡到新的技术可以产生巨大的效益,所以我们不应该阻挡这个潮流。
弗农·史密斯揶揄那些认为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影响了美欧就业率的人说,当年亨利·福特发明汽车,给汽车商带来了机会,但同时使得许多赶马车的人失业,一些养马的人也失业了。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不要生产汽车了?我们要进一步利用新技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这位坚信经济全球化是和平字眼的经济学家说,全球化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在文化上有一些差异,但是在市场当中这种差异会小一些。我们可以找到大量跨文化的共同点。
“我想全球化不是一个新现象,它是一个描述人类通过交换、通过资源的全球化分配来追求更美好生活的词语,它是一个和平的字眼,在此我想引用一句名言:如果商品不能跨越国境,士兵们就会跨越国境。”弗农·史密斯用哲理诗一般的语言道出了他的全球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