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纵向协同物流战略。纵向协同物流战略是流通渠道不同阶段企业相互协调。形成合作性、共同化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协同作业所追求的目标不仅是物流活动的效率性(即通过集中作业实现物流费用的递减),而且还包括物流活动的效果性(即商品能迅速、有效地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提高商品物流服务水准)。纵向协同物流的形式主要有批发商与生产商之间的物流协作和零售商和批发商之间的物流协作等形式。批发与厂商间的物流协作有两种形式:一是在厂商力量较强的产业,为了强化批发物流机能或实现批发中心的效率化,厂商自身代行批发功能,或利用自己的信息网络,对批发企业多频度、小单位配送服务给予支援;二是在厂商以中小企业为主、批发商力量较强的产业,由批发商集中处理多个生产商的物流活动。零售与批发的协作则表现为一是大型零售业建立自己的物流中心,批发商经销的商品都必须经由该中心,再向零售企业的各店铺进行配送。此外,与零售商交易的批发商数目尽可能减少,因此要求批发商从原来从事专业商品的经营转向多种类经营,零售企业物流中心订货、收货等手续得到简化;二是对于大型以外的中型零售企业来讲,它们不是自己建立物流中心,而是由批发商建立某零售商专用型的物流中心,并借此代行零售物流。这种方法对于中型零售企业来讲,既可以有效利用批发商所持有的物流Know-how,又能享受省略本企业物流中心集配商品环节所带来的利益。
3.通过第三方物流实现协同化。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的物流运输和提供物流服务,把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物流管理部门来承担。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物流作业模式,使供应链的小批量库存补给变得更经济,而且还能创造出比供方和需方采用自我物流服务系统运作更快捷、更安全。更高服务水准,且成本相当或更低廉的物流服务。从第三方物流协作的对象看,它既可以依托下游的零售商业企业,成为众多零售店铺的配送、加工中心,也可以依托上游的生产企业,成为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生产企业的物流代理。目前第三方物流无论在国际还是在我国国内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例如,中国仓储协会1999年3月对我国家电、电子、日化、食品等450家大中型生产企业的典型调查表明,企业自己承担物流管理的占26%,全部委托第三方的仅占5.2%,自理与委托相结合的占68.8%(其中委托比例在30%以下的占42.3%,在30%~60%之间的占36.5%,60%以上的占21.2%)。在被调查的企业中,45.3%的企业正在寻求新的物流代理,其中又有75%的企业选择新型物流公司,21.9%选择纯运输公司,3.1%选择仓储企业,有64.3%的企业希望新的物流商提供综合物流服务,28.6%的企业希望提供干线服务,7.2%的企业希望提供分销服务。所有这些状况都表明,在积极发展协同物流时应充分关注第三方物流的作用。
三、高度化物流战略
1.全球化物流战略。当今,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化经营不断延伸,出现了一大批立足于全球生产、全球经营和全球销售的大型全球型企业。这些企业的出现不仅使世界上都在经营、消费相同品牌的产品,而且产品的核心部件和主体部分也趋向于标准化。在这种状况下,全球型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就必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利用资源,通过采购、生产、营销等方面的全球化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发挥最大的规模效益。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两点是必须加以关注的,一是全球市场的异质性或多样性,决定了企业“从外到内”的思维方式,即企业不仅要考虑通过规模经济的实现来降低成本,而且更要考虑积极发挥范围经济,既满足多样化的要求,又能有效降低费用;二是当一个企业服务全球市场时,物流系统会变得更昂贵、更复杂,结果导致前置时间延长和库存水平上升。因此,综合上述两个问题,企业在实施全球化物流时必须处理好集中化与分散化物流的关系,否则将无法确立全球化的竞争优势。
从当今全球化物流的实践看,出现了三种形式的发展趋势:第一,作为全球化的生产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原材料、零部件来源,并选择一个适应全球分销的物流中心以及关键供应物资的集散仓库,在获得原材料以及分配新产品时使用当地现有的物流网络,并推广其先进的物流技术与方法。第二,生产企业与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同步全球化,即随着生产企业全球化的进程,将以前所形成的完善的第三万物流网络也带入到全球市场。例如,日资背景的伊藤洋华堂在打入中国市场后,其在日本的物流配送伙伴伊藤忠株式会社也跟随而至,并承担了其配送活动。第三,国际运输企业之间的结盟,为了充分应对全球化的经营,国际运输企业之间开始形成了一种覆盖多种航线,相互之间以资源、经营的互补为纽带,面向长远利益的战略联盟,这不仅使全球物流更能便捷地进行,而且使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设施得到了极大的利用,有效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例如,起始于1997年,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国际航空业的大联盟正是适应全球化经营的一种形式。
2.互联网物流战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迅速向市场渗透,正在促使企业的商务方式发生改变。由于互联网具有公开标准、使用方便、相当低的成本和标准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等特点,使得利用互联网的物流管理具有成本低、实时动态性和顾客推动的特征。互联网物流战略表现在,一方面通过互联网这种现代信息工具,进行网上采购和配销,简化了传统物流烦琐的环节和手续,使企业对消费者需要的把握更加准确和全面,从而推动产品生产的计划安排和最终实现基于顾客订货的生产方式(Build一TO-Order,简称为BTO),以便减少流通渠道各个环节的库存,避免出现产品过时或无效的现象;另一方面,企业利用互联网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流沟通成本和顾客支持成本,增强进一步开发现有市场的新销售渠道的能力。如今,互联网物流作为物流管理的一种新趋势正在企业实践中广为应用,如GE、摩托罗拉、丰田等都在积极推动互联网物流的发展。这里应当提出的是,互联网物流的兴起并不是彻底否定了此前的物流体系和物流网络,相反,它们是相互依存的,这是因为虚拟化企业之间的合作必然在实践中产生大量的实体商品的配送和处理,而这些管理活动必须以发达的物流网络为基础才能够实现,或者说互联网物流是建立在发达的实体物流网络基础之上的。现在一些优秀的企业都在探索将这两者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3.绿色物流战略。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伴随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而产生的大量废弃物对经济社会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这不仅因为废弃物处理的困难,而且还表现在容易引发社会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恶化。所以,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所有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对于企业物流管理而言也是如此。具体来讲,要实现上述目标,从物流管理的角度看,不仅要在系统设计或物流网络的组织上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即实现最低的配送成本)和经营战略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商品消费后的循环物流,这包括及时、便捷地将废弃物从消费地转移到处理中心,以及在产品从供应商转移到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减少容易产生垃圾的商品的出现。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如何使企业现有的物流系统减少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如拥挤的车辆、污染物排放等)。显然,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企业在物流安排上有一个完善、全面的规划,诸如配送计划、物流标准化、运输方式等,特别是在制定物流管理体系时,企业不能仅仅考虑自身的物流效率,还必须与其他企业协同起来,从综合管理的角度,集中合理地管理调达、生产和配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