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空货运的产生和发展
航空货物运输是20世纪初在法国首先出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批军用飞机转入民用运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力发展航空工业,开辟国际航线,逐步建立了全球性的航空运输网络。随着战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航空运输作为国际贸易运输的一种方式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在国际贸易运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从1962年至1973年,国际航空货运量平均每年增长17%,几乎每4年增长1倍。20世纪70年代以来,航空运输仍然以相当快的速度发展着。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世界上的喷气式货机数量已经超过1500架。
是1985年的3倍,货运量也从1985年的430亿吨公里增加到2000年的'1250亿吨公里,年平均增长率为7.5%。国际民航组织最新统计数字显示,2002年世界定期航班运输总周转量已达到3918亿吨公里。货运量增长最快的地区是亚洲到北美、欧洲的出口航线。从货运量预计,今后20年内的航空货运量将以每年6.5%的增长率增长,以此为基础预计的货运吨公里将是现在的3倍以上,货机的需求量也将是3倍,达到4500架。
我国航空运输业起步较晚,民用航空事业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的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1985年,有267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233条,国际和地区航线34条。到1998年,约有1122条航线,其中983条为国内航线,131条国际航线和8条地区航线,分别通往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02年,我国国内外航线总数达到1176条。
其中国内航线1015条(含港澳地区航线44条),通航城市130个。我国与89个国家签订了航空运输协定,国际航线达161条,通航国家34个,国际航线定期航班通航城市67个,其中亚洲城市44个。2002年末,我国拥有运输机队飞机602架,其中大中型运输飞机占85%,全国通航机场143个。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重点开放城市为核心,以各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沿边开放城市及主要城市为节点的航空货运业务网络。
2000年,全行业完成货邮运输量196.7万吨,比1999年增长15.4%。2002年末的全行业统计数字表明,我国货邮运输量达到202万吨以上,运输总周转量达到162亿吨公里,排名世界第五位,在世界运输总周转量中的份额为4.1%,如果将香港和澳门地区合并计人,中国则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从而进一步扩大了航空市场,关税(含航空器及零部件)的总体下调使得部分航空成本得以降低,享有《服务贸易总协定》权益则有利于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与国外同行加强合作并开拓国际市场。前述各项及其他方面的有利因素,使得中国的航空货运业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业极具发展潜力的巨大市场,我国的航空运输网已成为世界航空运输网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预期2001年至2010年,中国航空运输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左右。到2010年,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达到30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将达到1.4亿人,货邮运输量达到470万吨。航空运输在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所占的比重将有较大提高,航空运输业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日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