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公司与全美航空集团合并案正待美国政府批准。一旦批准,新的全球航空业巨擘就将诞生。不过,这桩交易近日却遭到来自美国司法部和美国6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检察长联合提起的反垄断诉讼。(8月19日,民航资源网)
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了我国的航空业。在航班频频面临晚点、延误、取消的状况下,航空公司心情好了给你一句天气原因,心情不好则没有任何解释;旅客长时间滞留机场,别说保障和赔偿,就连热水都未必供应;等待下一班飞机的信息,好吧,你有耐心你就等,航空公司完全不会管。
如此服务,别说让旅客满意,真要说起来恐怕连合格线都过不了。追根究底,这就与我国航空业现存的垄断格局有关。一直以来,中国的航空市场都是由国有三大航,即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把持。2005年,奥凯航空的出现,才算是打破了国有垄断的格局,民营开始占据了天空的一角。
然而很快,2009年的一场金融危机,初生的、脆弱的民营航空公司得不到丝毫支援,纷纷陷入等待破产的死局,而此时,三大航的霸主地位却是岿然不动,航空市场由此倒退回了原来的模式。
2009年6月底,在航油价格上调的同一天,国航、南航和东航分别提出复征燃油附加费的申请,三家联手提出要求,明明白白地放出了中国航空企业集体“逼宫”的信号,可谓司马昭之心。
于是当时的消费者批评航空公司不要脸,航空成本比新加坡、香港国泰高出了40%,居然还有脸提出这般无理要求?但是乘客们忘了一点,企业是靠利润吃饭,不是靠脸吃饭,尤其是垄断型公司,你要跟它说理,对不起,没门。
平心而论,在国际上,中国的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消费者不买账,航空公司必须给出说法。在国际管理上,是航空公司使尽力气讨好消费者,而在我国,三大航的垄断地位决定了它们的态度是:老子就这样,你不坐拉倒。
民营航空刚兴起的那阵子,旅客们是经常可以看见打折机票的,低至99元的机票,这在三大航空完全垄断时期完全是无法想象的。自然而然,这种廉价竞争的模式很快惹怒了霸主们,本以为民营航空所带来的鲇鱼效应可以改变我国航空业的现状,谁知道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民营航空只余招架之功,最后只能惨淡收场,如今的中国航空业,基本可以说是一个高举着反垄断旗帜的垄断市场。
相较于廉价的民营航空,国有航空一直在高呼:“我们的成本很高。”而事实上,这些成本完全投入到了公司运营和旅客服务上了么,显然没有。说到底,还是要归结到垄断上,如果中国的航空市场是自由竞争的,如果三大航不是这样无法撼动地占据着资金资源的高地的话,相信这种高成本运作很快就会被打破,而届时,航空降价也不会是一件难事。
前段时间民航局出台政策表明了支持民营航空发展的立场,无论实际运作的结局如何,这在打破垄断、建立自由市场竞争的层面上都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而以海南航空、春秋航空为代表的一些民营航空的逆势崛起,也十分有力地证明了民营航空存在的合理性和其美好的发展前景。市场呼唤自由,资本期待解放,相信中国航空业的春天,也将不再遥远。
(文/快雪时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