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第六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台,铁道部被撤销。当天,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表示,铁道部虽然被撤销,但铁路200万职工不存在安置问题,也不会裁员;铁路票价一直偏低,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3月11日《京华时报》)
“末任部长”的一句话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惊起了包括笔者在内的普通小老百姓一身的冷汗,千呼万唤始出来的铁路改革实行了,然而盛光祖的第一反应就是票价太低了,难道市场化改革就是为了提高票价?难道改来改去受伤的终究是百姓的钱包?在这一点上,大家早就有了“两桶油”等的前车之鉴。而至于在这个前提下的“努力让车票更好买些”表态就成了一句废话——票价足够高,车票当然也就好买了,这跟没见过春运期间有多少人哭着喊机票难买其实是一个道理。
如果改革之后的铁路是作为垄断公司而存在,那么其运营成本就应该是开诚布公的,利润空间就应该是经过合理讨论而制定出来的,而其定价就应该是受到《价格法》和《反垄断法》规范的,作为政府部门,更应该对其经营行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实施监管和调控。而如果改革之后的铁路要完全按照市场来定价,那么铁路就应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就不应该存在“被高铁”的问题,就不应该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一家独大,就不应该如现在这般“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提升盈利是所有市场化运营的企业的追求,然而高定价是方法之一,却不是方法之“唯一”。将商品卖得更贵以取得更多的利润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商品要能卖出足够的量,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确定自己的收入水平。当然,作为尚存在巨大供需矛盾的火车票,只要涨价不是十分的离谱,垄断的铁路系统还是有足够的能力从老百姓这里取得大把的利润的。
再者,铁路的修建是用国家税款支撑的,而国家税款来自广大人民群众,这就注定了铁路是一项公共服务,完全的市场化定价并不适合。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来水公司可以市场化定价了,那么盈利会有多强?CPI会飙到多高?人可以不用铁路,但是没人能不喝水。
换一个角度来说,即使火车票价避无可避一定上涨,也需要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涨得明明白白。这火车票价是如何构成的,定价机制究竟是什么,如今也该有一个公开透明的说法了。长久以来,我国铁路票价纠结的根源,就在于将市场与公益搅作一团,将行政定价与市场计算混在一起,既要行政的权力、垄断的地位、市场的价格,又要打出公益的幌子。如果铁路真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来定票价”,还是得首先将自己真正市场化、企业化,否则,改革就跟涨价划了等号,而民众的期盼就会变成无比的失望。
(文/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