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贸易竞争 >> 正文
加快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www.jctrans.com 2006-1-10 9:39:00  中国商务部

  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创造条件的战略机遇期。为适应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出口贸易增长由主要依靠价格竞争、数量扩张及片面追求速度转向提高质量、效益和优化结构的方向上来,以实现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快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上述要求,我国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都要转变增长方式,要通过集约型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从贸易数量与贸易金额来看,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从贸易结构、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贸易环境来看,我国对外贸易仍处在成长基础较为脆弱,增长方式相对粗放、贸易环境日趋严峻的局面。因此,逐步优化外贸结构、不断改善贸易环境,才能为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近期,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面临的结构与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贸易结构严重失衡

  长期以来,受我国实施赶超型经济战略,迅速实现工业化的影响,我国国民经济构成中,工业比重远远高于服务业比重。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伴随世界制造业大规模向我国转移,我国货物贸易迅速增长,服务贸易发展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1997-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1.3%,同期,货物贸易出口年均增长30.2%。2003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位居世界第四位,占世界货物贸易的比重为5.9%,服务贸易出口居世界九位,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仅为2.5%。而2003年位于世界货物贸易出口前八位的国家,美、法、德、意、英和日本,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分别是中国的6.4、2.2、1.6、2.9和1.6倍。诚然,受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上述国家不具可比性,但是,我国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严重失衡,已使货物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贸易服务业或贸易支援业发展不足的制约。如运输、仓储、保险、咨询、金融等行业的落后,加大了货物贸易的时间成本及运作风险,降低了货物贸易的经济效益。同时,片面追求货物贸易的数量型增长也受到了资源及国内外贸易环境的约束。因此,协调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发展关系,拓展对外贸易新的比较优势,积极发展传统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提高我国货物贸易出口效益的必由之路。同时,努力发展高端服务出口,建立新的出口贸易增长点,也是提升我国总体贸易水平,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产品结构亟待优化

  目前,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位于产业分工链条的低端,我国出口贸易额的55%以上来自加工贸易。2004年加工贸易机电产品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73.1%,占机电产品出口比重的74.2%。高新技术产品90%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其中,位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前列的大宗商品如笔记本电脑、等离子彩电及DVD等商品95%以上也是以加工贸易形式出口。由于加工贸易技术含量不高,增值率较低,价值链不长,部分加工贸易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稳定性不强。因此,从总体来看,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机电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整体技术层次较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大,持续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要实现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急需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出口,要切实推动我国出口贸易由以量取胜转向质量效益型增长。

  3、贸易环境形势严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具有较强比较优势产品快速、大量涌入目标市场,我国也成为贸易摩擦的重灾区。据世贸组织统计,从1995-2004年,我国共遭受反倾销365起,是遭受反倾销最多的国家。2004年国外对我出口产品提起55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涉案金额12亿美元。此外,一些国家和地区还利用我国入世法律文件中有关“特保”、“纺织品限制措施”等条款,以及各种技术壁垒限制我国扩大出口,使我国贸易发展环境趋于恶化。我国进入贸易摩擦的高发期,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直接相关,也与我国出口增势强劲,部分企业缺乏自律、实施低价竞争、以量取胜的粗放型经营不无联系。2003年我国出口鞋50亿双,占世界销量的60%,平均每双鞋的出口价格仅为2.5美元,而西班牙为12美元、意大利为30美元。2003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占世界纺织品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13.5%升至15.8%,同期,我国纺织品出口占欧盟纺织品进口的比重为31%,日本为13%、加拿大13%,美国35%,墨西哥9%。[1]显然,我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低价销售、数量扩张及市场份额急剧扩大,并没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步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贸易伙伴为减少竞争压力,而对我采取形形色色的限制出口措施。由于对外贸易发展需要交易双方共同营造公平、对等、公正的贸易环境,实现多赢或共赢。因此,积极调整及转变出口增长方式,采取合理的发展策略,才能为世界贸易及我国贸易的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贸易环境。

  二、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提高外贸整体竞争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日趋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以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促进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引擎。企业对知识产权或智力财富的拥有,使企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不断累积和强化这一优势,逐渐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将会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对外贸易整体竞争力。可见,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科技兴贸的力度,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655.4亿美元,占我国出口贸易总额比重的28%,高新技术产品已成为我国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及在我国外贸中所比重来看,仍未成为出口贸易的主导产品。从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领域和产品结构来看,主要集中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领域,2004年,这三大领域产品出口占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94.4%。其中,仅显示器、集成电路等十类产品已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0%左右。除了技术领域与产品结构具有单一性外,尤为关键的是高新技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国内企业缺乏产品的核心技术与自主知识产权。如我国出口的电子产品中,DVD及彩色电视机占据重要地位,但因缺乏核心专利技术,需向国外企业交纳专利使用费而获利极低。另外,由于企业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导致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纠纷事件日趋增多,如DVD专利纠纷、思科诉华为“路由器”事件、彩电、摩托车专利纠纷等。

  造成上述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长期实施粗放性经营,导致利润率不高,缺乏长远发展理念,不重视及无力进行技术研发,致使技术发明与技术创新严重不足。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关键高新技术领域,发达国家拥有的技术专利占全球的90%,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拥有5%。2002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占总授权量的5.2%,仅比1996年提高了1.3%。2002年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中,国外发明专利超过了50%。由于建立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资金、技术及人才基础薄弱,我国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动力不足。因此,只有实现对外贸易的质量效益增长,才能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技术发明及技术创新,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发展。在此基础上,逐步走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出口贸易整体竞争力提高的良性循环轨道。才能逐步实现十六大提出的新兴工业化,即“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三、加快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矛盾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大进大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大进大出”过程中,企业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了国内外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推动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由社会消费结构升级所引导的产业结构加速升级,需要扩大对外贸易弥补国内资源不足,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未来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雄伟目标,需要对外贸易继续加大国内外资源的转化力度,以支持经济的快速发展。显然,在全球范围内合理利用与配置资源,将是对外贸易长期的艰巨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目标必须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从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与资源约束的矛盾日渐突出。我国人均资源量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据统计,我国人均矿产占有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量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1/20、3/5。由于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显著改观,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国内对各种资源的消费量也在急剧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等世界第一消费大国,石油和电力第二消费大国。国内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使我国对国外资源的依存度日益加大。

  由于重要资源严重短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已经成为初级产品净进口国。1998年,初级产品贸易逆差为23.5亿美元,2003年已高达380亿美元。2003年初级产品进口增幅高达47.7%,其中,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当数铁、锰、铜等重要矿产资源。2003年铁矿砂进口量值分别增长32.9%及75.4%;锰矿石进口量值分别增长37.7%及35.4%;铜矿石为29.3%及59.1%;氧化铝为22.8%及82.7%。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铁矿石,锰矿石、铬矿石、铜矿石的供给缺口分别为45%、50%、90%及53%。

  经济贸易快速发展也使国内重要原材料供给存在明显不足。突出表现为,受国内钢材结构性短缺影响,国内所需高技术含量及高附加值钢材缺口较大。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02-2003年,我国钢材供需缺口分别为382及606万吨。为支持国内房地产、汽车、化工、电子通讯等产业的投资增长,促进机电、家电、电机设备等产品的出口贸易发展,我国钢材进口增势强劲。2002年我国钢材进口增长38%,2003年则跃升至61.1%。国外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大量进口,弥补了国内需求缺口,支持了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少数发达国家与重要资源掌握者联手操纵资源价格,使我国作为大买主也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2004年日本、巴西与澳大利亚联手操作使铁矿石价格指数提升了18.6%,近期,日本新日铁与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联合操纵价格,使铁矿石价格再次飑升71.5%。大量涨价铁矿石的进口,将使我国钢铁价格大幅上扬,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效应将使我国的机电、家电、电机设备等出口产品承受巨大的竞争压力,也有可能引发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综上所述,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的矛盾,需要实现对外贸易的集约型或效益型增长。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配置中,实行节约与开发并举,一方面要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及建立海外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合理获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稀缺资源。

  四、加快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及其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成为主导国际产业分工及资源配置的主体。其通过手中所掌握的研发体系与销售渠道,将部分发展中国家作为其生产加工基地,并通过资源配置影响发展中国家重要产业及经济的发展。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生产及消费环节对配置主体有较强的依赖性,对国内重要产业及经济发展缺少一定的自主权,经济发展就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经济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长期以来,我国重要资源及能源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外重要资源尤其是能源形成较大的依赖。能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能源安全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由于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目前,能源安全尤其是石油安全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表6显示,自1990年以来,我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攀升,2003年已达44.7%。尽管能源进口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尚无统一的衡量标准。但是,从我国进口石油依存度已逼近50%表明,对国外较大的依存度,使我国已存在较大的石油供给及购买风险。由于我国经济、贸易长期实施粗放型增长,资源产出能耗和资源消耗水平明显高于国际先进水平。据测算,我国每创造一美元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5倍,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11.5%。国家计委能源所等单位预测,适应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要求, 2005-2020年中国石油每年需求缺口为0.7-1.8亿吨。国际能源机构分析,201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一半依赖进口,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将有80%依赖进口。如果经济增长方式及外贸增长方式不能加快转变,在国内没有开发出新的替代能源或实现重大技术创新的条件下,一旦石油供应中断,将危及我国的经济贸易发展。石油对国外市场的高依存度也易导致价格风险。尤其是国际油价过高时会增加相关行业的生产成本,削弱相关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国原油进口市场较为集中,对我国经济安全也有一定不利影响。目前,中东地区约占我石油进口份额的50%,非洲国家约占23%,亚太地区约占15%。2002年中国较大的原油进口市场依次为伊朗、沙特、阿曼、苏丹、安哥拉、也门等高风险国家。自这些国家石油进口占我国石油总进口的70%左右,进口石油海上运输要经过阿拉伯海、马六甲海峡及台湾海峡等敏感地区,一旦供应及运输中断,将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巨大的威胁。

  目前,世界能源地缘政治与世界石油市场格局的变化,使美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及跨国公司已在战略上控制了国际石油资源,一些国家与地区争夺世界石油资源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因此,加快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对能源及资源的使用效率,寻求石油来源地的多元化,将是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乃至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途径。

  作者:刘雪琴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JCtrans:中国站English
JCtrans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