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跨国公司 >> 正文
中国为什么培育不出自己的跨国公司

www.jctrans.com 2005-11-14 8:30:00  商务部

  2001年底笔者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企业的跨国困境》,是对热炒的“走出去”热潮泼的“第一盆冷水”。几年过去,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当然也不是毫无长进,在国际化方面颇有些标志性动作,如TCL收购阿尔卡特手机业务、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似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春天到了,中国跨国公司“横空出世”,可以在国际市场跃马扬鞭纵横驰骋了。但依然戴着沉重体制加锁的企业能有什么作为。

  一、没有适宜的制度环境培育不出跨国公司

  中国不能说没有跨国公司,中国的“巨无霸”也不少,前些年进世界 500 强的还只有中粮、中化等少数外贸巨头,现在中国银行、中石油、中石化等也进去了,其实中国的银行、电信、铁路、电力等领域的企业块头大的多的是。但中国人还在呼唤“中国的”跨国公司,因为靠行政命令“攒”起来、靠行政垄断“发”起来的,中国人自己先就不认可,也因此海尔等企业在提出500强目标时,就有了道义上的义气。但笔者更要说,没有适宜的制度环境,培育不出中国的跨国公司。

  如家电行业,明星企业多多,但至今为止没有一家进入500强。不是说中国的市场规模不够孕育出个500强,也不是说中国的生产要素优势不足以支撑起个500强,而是中国的制度环境侵蚀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基础。若按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中国大部分家电企业早就“死翘翘”了,但实际上大多数企业还活着,靠政府输血活着,躺在政府身上活着。该死的企业不死,该活的企业也就活不好,因为该死的企业不但继续霸占各种宝贵资源,而且还在继续扭曲、破坏市场规则和竞争秩序,进而把该活或可能活的企业一起拖向地狱。

  在这样的制度环境里,那些明星企业的不合理行为,也就不是什么稀奇。就像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的长虹,其作为实在让人难以苟同。若说长虹几年前不搞什么国际化,专做国内市场也无可厚非,毕竟是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搏,在国内市场一样可以培育出国际竞争力。但却不能在国内市场走投无路后,扭头跑到国际市场上去甩库存。几年前笔者去长虹调研,那时其经营已很困难,笔者问有何办法,一位经理说听我们老板的,我们老板有办法,似乎企业的经营战略与这些中高层管理人员无关。当年长虹计划出口几亿美元,笔者颇感诧异,因为国际市场不是自家后院,客户也不是我们的下级单位,出口还是有点难度。

  听业内人士介绍,开拓一个中等国家市扬,每年得投入上千万美元,几年功夫才可初见成效,即有一定销售网络,品牌在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笔者知道倪老板天资过人,是国家级企业家,但敲破脑袋也猜不出他能有什么办法想出就出,根本不用做“市场营销”,就来个“百万彩电过大洋”,一年出口美国几个亿。是靠产品质量吗?短时间内让美国人觉得长虹产品比索尼、飞利浦强怕不容易;靠专有技术吗?长虹产品哪些功能、技术是别人所没有的或不可替代的呢?靠品牌吗?虽然长虹在国内也是响当当的牌子,国内评估价值据说有两百来个亿,超过西门子(国际品牌评估机构评估大约13亿美元),但似乎还不至于说自己是世界级品牌,何况即使说了美国人不认也白搭;靠销售网络吗?别的企业,包括中国早己经进入美国市场的那些彩电企业,多年构建的销售网络难道都不如长虹?困扰笔者多年的这些疑问,直到前不久才豁然而解:原来是不要钱!白给谁不会呀!可白给的结果是如今长虹高达4.67亿美元的坏账,以及中国彩电在美国市场几乎全军覆没,多年的市场开发努力毁于一旦。

  指责那个华裔经销商是没用的,枪毙了他也挽不回损失。指责倪先生也没什么意义,他已经把一世英名葬送了,假如没有幕后交易,追究个渎职罪又能怎样?多半还是“工作失误”、“瑕不掩瑜”了之。

  那么到底谁该对此负责?说到底,还是制度。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及由此衍生出的种种弊端,如管理人员任命制、没有监督、没有制衡、有权无责、有责无利等等,导致了这一悲剧的发生。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这绝不是个案,此类事件以前很多,今后也不会少-假如国有企业没有根本性改革的话。

  但事情的发展似乎愈加令人悲观。有政府权威机构的权威人士说,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个世界性难题”,“至今无解”。我们无言。借用哲学家的话说吧,为什么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为国有资产在那儿呢。

  二、中国跨国公司的路径选择很是奇特

  明星企业海尔也有难言之隐。前几年作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典型案例,海尔在美国投资生产家电曾被广泛宣传。但遗憾的是,如此铺天盖地的报道,却缺乏一些最基本的数据支撑:海尔美国项目的投资金额是多少?生产能力有多大?这些数字几乎成了绝密,即使去海尔也问不出来,笔者已试过几次。说某个产品占了百分之几十的市场份额,是饭店和学生公寓用的小型电器,未免局限了点。但那些形象化的宣传却很多,如津津乐道当地把海尔工厂门前的路命名为“海尔路”等。可你当那是长安街吗?对于美国的一些小城镇(实际上美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比我们的小)来说,你若去投资几百万美元,雇佣几十个当地工人,你愿把门前的路叫什么名字都不稀罕。美国人知道中国人爱面子,还会帮你把挂牌仪式搞得很热烈,当然,费用得你自己出。

  因没有新的、更详细的资料,不知为何这件事近年也不提了,笔者无从判断这一投资案例的成败。但仅从理论和经验判断,这一行为是明显违背投资规律的。

  众所周知,美国本土1980年代就不生产电视机了,原因很简单,成本太高,划不来。难以想象,在经过20年之后,连承接了上一波家电生产转移的日、韩都开始大规模向中国转移生产时,日、韩电子业巨头已有计划,今后几年将家电生产中心转向中国,某些产品生产甚至全部迁到中国,中国企业难道能逆势而行,跑到美国去投资生产家电?现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配套最齐全,美国反而少这缺那,怎么把那机子攒起来?如果零部件还要从中国采购,可就更不对,出整机总比出零部件划算,不说运输成本,单劳动力就算不过账来,总不能放着中国便宜劳动力、甚至是现成的生产能力不用,而出口零部件到美国去用比我们高几十倍的劳动力成本组装吧?若是为避开贸易壁垒也不像,因为那样代价更大,连基本竞争力都没有了,绕过壁垒还不是一样死?何况美国对中国电器还没有那么多壁垒。若说那是张瑞敏逆向思维的结果倒有可能,但不是所有逆向思维都是对的,毕竟还有客观因素制约。

  所以,海尔投资美国生产家电,即使成功也是特例,不可能推而广之。

  与其说海尔投资美国是个成功案例,不如说是个成功的公关案例。张瑞敏除了去哈佛讲课、去达沃斯演讲外,在中国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成为中国公认的第一首席执行官。而海尔品牌据说己值几百亿,海尔也从一个集体企业,逐渐成为青岛市委、市政府直接抓的“疑似”国有企业。

  其实就笔者愚见,海尔的很多举措颇有可置疑之处,包括效仿通用进军金融领域。而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更是疑点多多。虽然海尔有“日清日高”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但都在生产管理层面,属于技术性的,重要的公司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似乎有所欠缺。很清楚的一个事实是:海尔几乎完全依赖张瑞敏。没有韦尔奇的通用还是通用,没有张瑞敏的海尔还是海尔吗?谁都知道一个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命运不能系于一人,关键是建立公司制度,可海尔这样的中国企业能做到吗?

  三、中国企业制度缺失根源在于产权失位

  中国企业制度缺失根源在于产权失位。国企改制不是不能搞,而是必须搞,关键是怎么搞。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石油这样的企业自然不能简单MB0,这些企业主要不是来自于管理层贡献,但海尔、TCL,甚至长虹,为什么不能?中国人不傻,公平公正而又有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总能找出来。没有最优方案,次优方案也能找出来,而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非抱着最坏的方案不放,甚至还有意无意强化它。

  海尔发展到今天,即使考虑所有因素,包括初始的集体资本、政府的支持等等,张瑞敏个人无疑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以他对海尔的贡献,给他海尔一半产权都不过分,并且不是卖而是送。这绝不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郎先生虽然贵为教授,这里也别听他的,海尔本来就不是“国有”,何谈“流失”,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还是该有的,虽然海尔的面目越来越模糊),而恰恰是还企业产权的本来面目,是张瑞敏该得的,也是海尔要想真正发展成中国的跨国公司所必须的。

  笔者从不否认中国人的企业家素质,而张瑞敏、倪润峰等人无疑又是中国企业家中的佼佼者。他们犯的一些连笔者这样的研究人员都能看出来的常识性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而是因为内部和外部的制度环境。站在他们的角度想一想,他们的某些看似不合理的决策,不正是合情合理的吗?反过来再想一想,假如他们的个人权益得到应有实现,公司产权制度有根本性改变,他们是否会制定出更为合理的公司经营战略,在遇到上述相同问题时,是否会做出更为合理的决策呢?

  几年前笔者应邀参加 TCL 一次高层会议,议题是讨论入世后 TCL 的战略问题。笔者在发言中提到,尽管 TCL 与国际上的竞争对手相比,在资金、技术、产品、规模、品牌、管理等方面尚有不如,但通过资源整和、扬长避短等办法,仍然大有可为;而产权结构,才是 TCL的最大难题。虽然 TCL 当时的股权结构已经多元化,但控股 58% 的是惠州市政府。也就是说TCL 的命运系于那 58% 的国有股,而那58%的国有股,又取决于惠州市领导的英明和开明。而我国的实际情况谁都清楚,终极依靠的却是最不稳定、最靠不住的。这样的产权结构安排,对于 TCL 这样的一个消费类电子生产企业来说,“不是长治久安之计,难以奠定 TCL 国际化企业(还有那‘世界500强’情结)的坚实基础”。或许是碰巧了,后来不久,TCL 转让20%股份给5 家跨国公司,使国有股下降到38%,虽然仍是最大股东,但市场化股份已经占主导地位。后来又经过一系列动作,TCL 基本形成了比较合理、稳定的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方面大大领先于海尔和长虹。

  也是在这次会上,笔者作为业外人士还斗胆建言,TCL 应考虑把手机业务出售或与跨国公司“对接”。李东生说要把进不了行业前三位的砍掉,而笔者的判断是TCL手机很难进前三,或者即使进了也站不住。当时手机是TCL的最主要利润点,占全年利润的一多半,马上砍掉似乎不可能。但笔者认为从长远竞争力来看,TCL手机缺乏支撑,尤其是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技术、品牌差距都很大,不具有比较优势。当时 TCL 只是靠外观设计出奇制胜赢得了市场,那些花巧只能生效于一时,长久则难以为继,所以手机难以成为公司主导产品,即使成了代价也太大,并且会分散企业资源,对企业核心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这时出售可以卖个好价钱,转而把资源集中到优势产品上。如果不卖,也可以拿此部分与外商合资,既借助外商的资金、技术、品牌强化竞争力,又让外商分担经营管理成本和竞争压力。

  后来的结果是大家都知道的,TCL收购了阿尔卡特的手机业务,希望借助其技术力量补强自己。笔者对此前景并不看好。理由有二:一是阿尔卡特的手机生产,包括品牌和技术,在业内地位本就虚弱,与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一线品牌没法比,甚至比不过三星、西门子,不说并购过程中还会损失部分竞争力,即使全盘继承以至发扬光大,在如今的国际国内市场上也不具明显优势;二是如此一来,TCL 非但不能从手机业务中脱身,反而越陷越深,基本套牢,想回头都不行了。再要放手肯定损失巨大,如果硬着头皮做下去,恐怕结果也不见得好。这几年的现实情况也是离行业前三不是近了而是远了,进而有可能拖累公司其他主业。现在万明坚去职,TCL第二号人物袁信成亲自挂帅,会让手机业务重新焕发生机吗?笔者不敢乐观。毕竟大势如此,非人力所能为。

  几年前 TCL 也曾收购过法国的一家电视机厂,目的是绕过欧盟对中国彩电的限制进入当地市场,与海尔投资美国有所不同,但不知如今效果如何。

  同样是收购,作为一家乡镇企业的万向集团似乎比大公司做得漂亮。万向收购的是美国的一家汽车零部件经销商,万向的产品可借此渠道顺利、稳定地进入美国市场,每年近亿美元的出口做得很扎实。而民营企业华为,出口主要是“第三世界”,投资生产也是在“第三世界”,虽然在媒体上不是那么风光,但从企业生产经营角度来说,无疑更合理。至于是否能够实现“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城市”,产品杀入欧美主流市场,与国际电信生产巨头展开全面竞争,那是另一回事。不过可以相信,即使华为没做到,也会有别的中国公司能做到,前提只是环境和时间。

  此外,我们曾把国有企业上市作为国企改制的一种方式,但实践证明全然无用。境内上市就不要说了吧,一千多家上市公司中,国有企业占了绝大多数,可“国企病”依旧。上市只是给国企多了一个银行之外的融资渠道而已,银行的钱不大好用了再用老百姓的钱,且代价还更低不像利息还固定着,分红分不分还不是国企老板说了算?即使ST又怎样,大不了玩个重组。境外上市也是如此,只不过境外投资者不大好惹,B股没有办法了就拉回境内,让境外投资者高高兴兴地赚了钱“鸣金收兵”,入市的国内股民先暂且吊着;去香港、纽约、新加坡上市,钱是拿回来了,还不少,中国移动那样的一个就几十上百亿,可也添了麻烦,如千夫所指的双向收费就因怕境外投资者不高兴而迟迟不能取消,境内消费者只好“痛且不快乐着”。这样的上市充其量只是融资,无助于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的根本改变;而这样的融资,只会造成更大麻烦,既延缓了国企改革,又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机会成本甚至被无限放大。

  四、期待中国的跨国公司

  毋庸讳言,我们还没有建立起适宜中国跨国公司生长的制度环境。笔者从不担心中国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但却不能不担心制度扭曲所导致的竞争力削弱乃至丧失。让我们的企业捆着手脚去角斗,先就居于下风甚至已经败了。

  笔者一向认为中国人天生具有企业家素质,没有理由搞不成自己的跨国公司。看看东南亚、香港、台湾的华人企业,看看华人在世界各地是怎么创业的,他们并没有受到当地政府的百般保护、多方扶持,甚至有着恶劣的生存条件(如当地对于华人的排斥和敌视),但他们不但生存了下来,还发展出一大批国际顶尖跨国公司。中国大陆,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市场条件,有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全球的跨国公司都跑到中国市场寻求机会,怎么会孕育不出自己的跨国公司呢?

  指责国外跨国公司抢占了我们的生存空间是懦夫行为,跨国公司本就是在竞争中拼杀出来的,何况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上的竞争,还是在我们的法律政策规范内进行;

  借口跨国公司比我们资本雄厚、技术领先也站不住脚,没有多少跨国公司能得到我们的国有企业所享受的那些政府扶持(哪个国家的企业可以借了银行的钱不还?哪个国家的上市公司可以只圈钱不负责,破了产还可以不退市?哪个国家可以把如此众多利润丰厚的行业,划定给某些企业经营?),而境外那些华人跨国公司起步时,实力根本无法与中国现在的企业相比。

  再说,中国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具有国外跨国公司不可比拟的天然优势,起码是天时、地利、人得,中国消费者甚至反对中国企业在国内搞低价竞争,支持他们提价。假如我们连家门口的竞争都不敢坦然、自信面对,还能指望到异国他乡去竞争吗?

  归根到底,中国企业缺的是制度环境,包括宏观制度环境(社会)和微观制度环境(企业)。与其说21世纪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还不如说是人才的竞争。而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还不如说是制度的竞争。中国建立跨国公司,技术不是短板,购买、研发,都可解决;人才不是短板,中国有大量高素质人才,又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资源也不是短板,比不了美国,总比日本强得多吧。但制度环境却绝对是短板,并且是短期内难以解决或弥补的。

  要培育出中国的跨国公司,关键是要建设良好制度环境,而这需要全体国人的勇气和智慧,以及痛苦。

  所以,用不着天天担心中国企业这不行那不行,也用不着耗费国民财富、损害消费者利益去补贴这扶持那,把他们的枷锁打开就行。鸟出笼,鱼入海,虎归山,企业放市场,无为而育之。那时,中国跨国公司的崛起之迅速、群体之庞大,才会真正让世界震惊。

  作者:马宇 研究员(商务部 研究院 外国投资研究部)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JCtrans:中国站English
JCtrans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