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中心新闻实务海运空运陆运综合物流进出口专题工具会议人才数据法规期刊排行
首页 >> 学院 >> 贸易研讨 >> 对外贸易 >> 正文
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

www.jctrans.com 2006-2-16 8:48:00  商务部网站

  一、转变中国外贸增长方式迫在眉睫

  “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和贸易将保持适度增长。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三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仍将保持在 3% 以上。国际贸易将略高于世界经济的增速,跨国直接投资将继续回升。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跨国产业转移和投资将进一步增长,2004年已经恢复到 6678 亿美元的水平,今年预计将超过 7600 亿美元。中国仍将是跨国公司产业转移和投资的主要选择地之一。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主要经济大国为规避经济风险和贸易壁垒,将更重视区域经济合作,集团和区域的力量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总体贸易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从国内形势发展看,自 2002 年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国民经济内在增长动力较强。2005 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了积极的效果,经济增长仍处于健康的上升轨道。“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保持 7% 以上,重化工业发展和居民消费新趋势将推动进口结构升级;利用外资、开发服务业和承接新的国际产业转移将继续推动经济贸易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政府职能转换和制度改革深入进行,市场体系更加健全,将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宏观环境。

  二、转变的难度

  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给中国转变增长方式增加了难度。

  扩大出口贸易与保持贸易相对平衡的矛盾。中国经过“九五”、“十五”的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幅提高,出口能力较强,但如何进一步增加进口,往往受到很多观念和制度的约束。近年来,不断加大的贸易顺差致使贸易摩擦频频发生,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为此,妥善处理好贸易的平衡发展仍是十分艰巨的任务。

  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国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及生产规模较大,结构性产销矛盾突出,这种产销矛盾反映到出口环节,造成出口压力上升,结构调整经常与就业和地方追求经济增长的短期行为形成矛盾。

  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缺乏竞争力,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目前,中国的企业集中度较低,研发能力较差,大企业没有动力搞研发,中小企业没有能力搞研发,“替别人打工的状况”可能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

  中国大宗商品进口议价能力较弱,出口低价竞销屡禁不止。中国已经进入 WTO 后过渡期,市场开放达到最高水平,中国市场化还不够完善,可用的行政手段越来越少。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辅以其他有效行政手段,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自律作用,使外贸走上有序地发展轨道。

  值得重视的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资源约束的矛盾越发突出。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资源匮乏是一个客观事实,将给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三、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路径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外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要求,全面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以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和品牌发展为主线,加强贸易与投资、贸易与产业的政策互动,加快进出口商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开拓国际多元化市场,以对外贸易健康、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工作重点是:引导和鼓励外贸出口从单纯依靠数量扩张转向规模、质量与效益同步增长,深入实施“科技兴贸”和“以质取胜”战略,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加大支持自主核心技术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力度,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升中国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公平、公开、透明的贸易环境,鼓励各类企业平等竞争、有序发展。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及企业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新型的外贸综合评价体系

  现有对外贸易评价体系过于注重金额的增长,很难体现出质的提高。中国要逐步建立一套新型的外贸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现有公共数据资源制订可评估比较的量化指标,科学合理地衡量进出口绩效及其对税收、就业及产业的贡献,有效监控对社会、环境和生态发展的影响,科学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外贸出口绩效。

  2、建立鼓励与限制并重的出口调控机制

  调整现有外贸管理和促进政策,综合运用法律、经济、环保、行政等手段,加大对新产品的科研、品牌培育、营销网络建设的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和优势农产品出口,提高精深加工程度,逐步减少“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对中西部地区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减少出口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业,要积极研究建立财政补偿机制,鼓励其采取措施,发展相关替代产业,鼓励出口环保节约型产品,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环境成本。

  3、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高技术含量产品出口

  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要通过加大对科研投入,品牌培育、营销服务支持力度,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企业。通过鼓励兼并、联合、重组、上市等形式,提高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度,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4、加强对农产品的出口政策扶持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产品出口促进政策,加大对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和标准化生产、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及生产体系认证的支持力度。要普遍恢复或提高农产品加工品出口退税率,鼓励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通过推广出口信贷、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减少检验检疫费用等手段,支持优势农产品出口。要进一步整合现有农产品出口信息资源,继续推动信息服务工作。要推动农产品出口行业商会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发挥行业协调自律作用。

  5、加快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出口名牌培育机制。对符合相关规定的名牌出口企业予以适当政策倾斜,提供融资和保险便利,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将名牌出口企业列为“重点支持客户”,在费率等承保条件上给予优惠,优先提供各项增值服务。

  6、建立完善进出口监控预警体系,提高贸易摩擦应对水平

  继续做好对重点国家和重点商品的进出口信息监测预警工作。重点从检测进口产品的量价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冲击,逐步转移到监测分析中国大宗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和国内市场需求走势,加快统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外贸、海关、税务、银行、外汇、质检、工商等部门的联网。为企业提供更及时的预警信息。

  7、积极推进外贸诚信体系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外贸企业信用数据征集,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监督和规范企业行为。继续落实《外贸法》和《行政许可法》,加快制定《反垄断法》,依法对“灰色清关”、走私诈骗、骗税骗汇、不正当竞争、行业垄断、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违规的企业及人员予以处罚,维护公平、公正的外贸经营秩序。严格贯彻落实《劳动法》,完善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制度,制定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标准,提高外贸从业人员的整体福利水平。

  8、优化进口结构,搞好大宗资源型产品进口协调

  加强进口协调与服务,通过政策引导、行业协调、支持企业加强进口联合谈判,集中订货采购,掌握大宗资源型产品的进口主动权,引导企业运用长期合同,期货贸易、战略合作、参股控股等手段,实现进口多元化,并建立稳定可靠的供应基地,提高境外资源利用能力,探索设立大宗商品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大宗商品进口价格的过快增长,规避国际市场风险。

  9、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扩大对外出口

  加快服务贸易立法,完善服务贸易管理。尽快建立健全配套的服务贸易法规,加快完善国内服务要素市场体系,鼓励各类主体自我发展、公平竞争。同时应加大对重点优势行业的政策扶持。促进软件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设计咨询、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10、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继续保持平稳的外商投资环境,推动外商投资产业的结构升级和技术转移,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坚持“引进来”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施“走出去”战略,在鼓励具有成熟技术和比较优势的企业发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同时,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建立稳定的重要战略资源渠道,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走质量型和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作者:霍建国 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

我要说两句    
物流问答】【物流信誉】【下载物流通】【评论】【推荐】【打印】【收藏】【关闭
  相关连接
 ·“十五”期间中国外贸年均增长24.6% (2006-2-9 9:23:00)
 ·中国外贸顺差背后隐忧 (2006-2-8 9:04:00)
 ·破解外贸的三个关键秘密 (2006-2-8 9:01:00)
 ·中国外贸顺差背后隐忧 (2006-2-7 13:51:00)
 ·去年内地泛珠区域外贸首次突破五千亿美元 (2006-2-7 10:04:00)
 ·2005年中国内地泛珠区域外贸首次突破五千亿美元 (2006-2-7 9:30:00)
 ·“过路财神”是对中国比较客观的诠释 (2006-2-5 8:52:00)
  综合报道
·芜湖港以特色“物流事业部”促物流大发展
·北京:民警扮物流人员擒货主
·广东:上半年深圳物流业外商争相增资
·华尔街新游戏:干散货海运FFA交易
·包装与物流——“牵一发而动全身”
·物流信息化稳步推进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服务条款法律声明支付方式网站地图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JCtrans:中国站English
JCtrans版权所有200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