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陕西邮政逐年加快自身建设的步伐和力度。按照“能力领先、科技支撑、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顺利完成了全省邮政有史以来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任务。10个市局、68个县局相继搬进了新楼,生产和办公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其次,他们不断加快邮政运输网改造和实物配送网的建设,形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全省99个市县和270多个支局所,汽车和火车运能相结合,省内干线、区内邮路和县内邮路紧密衔接的实物立体传递网络。从建立高效、快捷、低耗的网路运行体系出发,他们在全省实施了邮区中心局体制。按照减少处理环节、确保传递时限、提高运行效率和效益的原则,先后在关中邮路实行环形运邮,陕北邮路实行辐射式运邮,实现了陕北、关中、陕南邮路的高效连接以及分拣封发环节与邮件运输的有效对接,加快了邮件传递速度。并通过优化作业流程,加密运输频次,集中力量和资源组开区域专线邮路,建成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周边重点地区的区域快速网,实现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互寄特快邮件的次日递。全省邮件传递速度得到了全面提速。目前全省共有投递服务人员3882人,各种投递用车辆(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共计3808辆。投递配送末梢触及全省所有自然村,通邮率达到100%,成为全省最大的实物配送网络体系,DELL、雅芳等产品都是通过邮政实物配送网送到千家万户的。西北物流集散中心也已正式投产运行,实现了西北地区与全国其他25个省市间物流邮件的快速集散。 为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陕西邮政另一个不变的方向便是大力推进和完善三项制度改革。在用人上引入竞争机制,试行了竞争上岗,实行了末位淘汰制,对考评不合格的人员降级使用。从2001年省局机关3名干部通过竞聘走上处级领导岗位开始,全省各级邮政企业在各个层面全面推进了竞争上岗制度,使一批能人、年轻人走上了能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岗位。省局人事部门每年都会按照述职述廉、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民主测评以及个别谈话等程序对各级干部进行年度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上级、同级、下级的全方位测评,对于考核不合格者采取末位淘汰或降职使用等方式及时调整。真正建立起能者上、庸者让的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机制,使全省各级干部队伍始终保持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他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个性化的培训工作,促进了全省邮政干部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目前,全省邮政系统处级领导干部全部实现了“大专化”,其中本科以上占到63.5%,全省邮政系统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达到70%,比分营前提高了10多个百分点。在分配制度方面,他们同样不断进行完善。对基层单位实行工效挂钩办法,将各级邮政企业的基本工资制度与具体分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行岗位工资、计件工资、绩效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7年来,陕西邮政始终坚持“强储蓄、抓邮递、推物流、促代办”这一不变的业务发展方针。狠促储蓄业务规模,提升邮递业务比重,做大物流代办品牌,巩固传统业务份额,使各项业务得到了较好发展。在储蓄业务发展上,陕西邮政始终坚持“三个不变”的政策,坚持上规模、调结构、增效益的发展策略,全面树立“增量前移”、“增效前移”的思想,充分利用激励政策,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竞赛活动,使邮储业务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2000年余额突破100亿元后,其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截至2005年底达到475.45亿元,是1998年的7.95倍。目前邮储余额近520亿元。邮递类业务、物流、代办业务也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较分营时成倍增长。
以人为本是陕西邮政几年来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各级领导曾多次强调,陕西邮政的发展依靠的是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为进一步调动广大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陕西邮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对员工满意度与忠诚度的关注。职工过生日单位会送去蛋糕和鲜花;生病时组织会送去关怀。很多单位还制定了子女考上大学要上门道贺,对困难职工子女还实行补助,职工家里有什么困难单位要上门帮助解决等一系列举措。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改善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为营业场所添置降温和取暖设备,为偏远农村支局所职工解决吃饭、喝水、洗澡、如厕、看电视等问题。
同时,陕西邮政还为职工提供各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每年都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业务和技能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为鼓励职工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企业多做贡献,陕西省邮政局专门设立了特殊贡献奖,对在各个岗位为企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职工进行重奖。现在全省已选拔出12名有突出贡献专家、38名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方式改变:增强发展驱动力
只有满足社会不断变化的需要,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陕西邮政几年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断完善和拓宽服务内涵,不断改进和创新业务发展方式,为邮政发展注入一股股活力。
服务是邮政的立身之本。几年来,陕西邮政深入开展“双创”活动及“邮政关爱用户,真情服务三秦”活动,在提高服务水平和树立企业形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积极治理服务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邮政营业和投递的服务质量。
几年来,在国家邮政局组织的用户调查中,全省邮政用户综合满意度均达到90分以上,连续两年被陕西银行同业协会评为“诚信企业”,省局机关连续7年荣获省委、省政府授予的“最佳厅局”称号,2002年被中国质量协会全国用户委员会授予陕西邮政“全国用户满意服务”企业称号,今年他们又荣获“十五”陕西著名国企称号。同时不断完善邮政服务的内涵,提出“关爱用户”的服务理念,加大邮政企业形象宣传和设施建设的力度,在社会上树立邮政企业的新形象,并将2006年定为“形象建设年”,制定下发了推进企业形象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从企业形象建设、局容局貌、仪容仪表、文明服务、管理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从全省主要城市开始分层次、分步骤稳步推进,在树立企业形象的同时,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以此稳步扩大企业的发展之源。
“三农”一直是国家比较关注的问题,陕西邮政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使农村邮政通信能力不断增强,通信设施、用邮环境进一步改善,全省31197个行政村全部通邮。近两年来,他们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号召,积极探索、实践邮政服务“三农”的新路子,使服务的范围、规模逐步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们与杨凌农科基地联合推出“放心种子”邮购业务,两年多来,全省邮政部门共向全省配送种子3460吨,其中杨凌农资配送中心邮购种子1748吨。累计配送利果美叶面肥8吨、40余万袋,还有吡高氯农药、碳铵化肥、饲料添加剂、苹果套袋等。其次,通过投递员向村镇配送质优价廉的生产、生活资料,仅各类品牌的洗衣粉配送共计120万件、2380万袋,白酒43万箱、278万瓶,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同时,在全国率先开展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业务,从开办到现在累计发放贷款1.53亿元。此外,陕西邮政还承担了为全省农村计生家庭发放奖励扶助金的工作,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供邮政文化信息服务,畅通了农村信息沟通渠道,截至目前,全省开办邮政书店40个。
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发展手段及营销方式不断得以创新。对市县局实行分等分级管理,根据收入规模和效益贡献享受不同档次的奖金基数,使基层经营单位发展的意识明显增强,发展热情空前高涨,充分调动了各营收单位增量创收的积极性。从2004年推广营销积分开始,不断增强积分营销政策的科学性和奖励兑现的及时性,调动了业务人员营销的积极性,到2005年,全省参加营销积分的人已达15459人,总积分1362.53万分,创收6703万元,个人最高积分7.4万分,全面推动了邮品、缴费卡、代办保险、商函等销售型产品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陕西省局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些发展项目,实行项目管理,近年来的“月饼营销”、“种子邮购”、“真酒传情”、“新年邮福”等项目都取得了很大成功。
这几年邮政的最大变化还在于对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陕西,信息化成果已广泛应用到企业管理、生产和经营的各个方面。陕西邮政信息网已经与全国中心、与其他大区中心及地市中心的联通,初步形成上联至国家邮政局、下联全省10个地市并覆盖县和大的乡镇的三级邮政信息网络,实现了邮政储蓄、电子汇兑、综合服务平台、代理保险、电子化支局、报刊发行、邮资票品、邮运生产指挥调度、办公自动化等应用系统上网运行。通过信息技术建设,目前全省邮政储蓄联网网点达到1068处,联网ATM机161台,联网POS机5113台,自助银行达到8处,自助缴费终端有30台,电子汇兑网点达到1360处,电子化支局有484个。全省邮政“代”字号业务实现了“一站式”办理和“集成作业”功能。雅芳、DELL等一批高附加值的一体化物流配送项目相继上网运作。省局到各市、各市之间建成了内部电话网,省市两级电视电话会议系统投产使用。
经历了诸多的“变”与“不变”,陕西邮政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截至2005年底,全省邮政业务收入达到15.3亿元,是1998年底邮电分营时的2.64倍,7年平均增幅达到15%,在全国邮政系统排名第三。企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企业社会形象得到有效提升,职工收入明显增加,连续7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最佳厅局”荣誉称号。在由陕西日报社等单位主办的辉煌“十五”和谐陕西新闻调查活动中,陕西省邮政局被评定为“十五”陕西著名国企,今年又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