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在WTO与中国-北京国际论坛(2005)上,来自欧盟、美国等国家的纺织品贸易专家对中国纺织品贸易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出很多建议。
记者 祝慧
9月16日,新闻大厦,来自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的纺织品业专家汇聚一堂对中国纺织品业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讨分析,总结国际纺织品业发展经验,为促进中国纺织品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反倾销:被滥用的贸易保护工具
纺织品业是中国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纺织品产量和贸易居世界第一,直接就业人口达1900万,占国内就业人口总数的2.5%,然而在全球纺织品贸易额取消,贸易自由化趋势不断加强之际,中国纺织品贸易的环境并不如人意。当前中欧纺织品贸易谈判刚刚达成协议,中美谈判正在艰苦进行,纺织品贸易摩擦已经引起世界的关注,也成为中国企业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对此,来自不同国家和方面的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
国际纺织服装局:中国被很多国家作为替罪羊
“美国和欧盟在纺织品服装贸易中一直都占有一个统治的地位,首先他们用配额控制这一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乌拉圭回合所产生的纺织品和服装协定,使得所有的配额在一定时期内被取消,但与此同时一些国家也不断地在签订地区贸易协定。而实际上这些协定可以完全被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工业利用,保证他们在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保证他们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他们同样可以利用原产地规则来控制他们的纺织品和服装贸易以及进出口。简单来说,就纺织品和服装贸易来讲,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得到零关税的待遇,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做出让步。”国际纺织服装局执行局长穆尼尔.艾哈迈德认为,在配额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宣称美国和欧盟市场都发现有其他国家的纺织品涌入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人都把中国作为一个替罪羊,这样他们就可以继续实行他们利用中国加入WTO议定书控制中国出口的目的。
穆尼尔·艾哈迈德说,欧盟和美国的一些政策把发展中的出口国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能够享受一些优惠政策的国家,其他则是不享受优惠政策的国家,这些大部分是来自于亚洲地区。而那些享受优惠政策的服装出口国家是有赖于美国、欧盟市场来购买他们所需的纺织品原材料的。他认为,这样一种政策框架弱化了目前所达成的一种共识,并且也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原本对于自由贸易体系的信赖程度有所降低。“面对这种状况,我担心的一点是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将面临延长或者进入另一个过渡期。”
针对此种情况,穆尼尔.艾哈迈德认为,中国应该非常积极地解释,向世界其他国家做一些解释工作,尤其是在面临来自于世界其他国家关于中国的补贴以及相关的放贷等方面做法指责的时候。同时中国应该向其它发展中国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实现该行业的持续发展。
“但是更大的条件,我们应该协同努力来解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困难,这些困难就是发展中国家在该行业出口上的长期扩展,我们过去采取贸易政策干预的做法,目前改变了这个做法,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比如说严格的实施原产地原则等等。”穆尼尔·艾哈迈德强调。
欧盟驻华代表团:中欧战略伙伴关系有待加强
欧盟驻华代表团纺织品事务负责人奥利维尔·米柯尔在发言之初就指出,中国和欧盟之间已经建立战略伙伴关系,这已经得到了承认和重申,因此中国和欧盟之间可能会有一个新的双边的框架协议。
但他同时强调,如果希望建立更加强大的伙伴关系,欧洲方面也需要有更清楚的认识,而中国也该在全球社会中承担其作为新的国际强国的责任。“某些领域,中国的市场并不像其原本应该那样的开放,尤其是在一些政府,这需要与中国政府进行更为深入的对话,解释政策透明度,以及体制框架方面的这些问题。”
针对认为全球化以及中国的崛起会使大量低成本进口商进入欧盟市场从而降低欧盟竞争的观点,奥利维尔·米柯尔指出,欧盟是世界第二大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者,因而,欧盟在新的竞争中同样具有竞争力。他说,欧盟委员会从来没有说过,中国对欧盟纺织品的激增是不合适的或者不合理的,欧盟不光是为了平衡中国和欧盟之间纺织品的贸易、发展中国家和欧盟之间的纺织品贸易,并且要体现中国对欧盟贸易增长的合理性。
“目前欧洲委员会‘分析中国的优势,并且根据上海协定的内容来重新评估全世界纺织品贸易的有关情况,同时我们也非常小心地执行上海协定的内容,我们还要重新分析一下现在最新的进口体系,非常小心使用个别国家对中国的这种进口数量限制,我们希望我们与中国能进行一种合作和对话,这样才能使得中欧之间有一个比较平稳的贸易关系,尤其是在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在协议实行之前还能实行平稳的过渡和增长。”奥利维尔·米柯尔说。
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协会:美国公司希望稳定的贸易环境
“美国公司希望在中国购入相关产品,希望有这样的环境使得我们能够有更好的环境和我们最欢迎的贸易伙伴进行合作和进行贸易。但是我们也知道美国方面也面临很大的来自于纺织品、服装行业的压力,这主要是来自于商业现实的压力,这需要一个相对的过渡期。”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商协会国际贸易与政府关系副主席朱莉娅·K·休斯如此描述美国公司当前的心态。
她介绍说,由于美国方面以及欧盟方面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限制,使得美国很多的经销商不得不改变其在2005年、2006年购进产品的来源地。“我们希望找到在2005年下半年其他可能的供应国,我们也希望能够找到其他供应国,以便供应我们在2006年夏天对这些方面商品的需求,我们也非常希望在这方面具有一种稳定性。”
“我们希望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原则来讲,我们知道美国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正确的。”朱莉娅·K·休斯说。她认为,中美之间的谈判应该本着以下目标:首先是有限的配额;其次,应该以2005年贸易额作为基数;最后,增长率应该在20%到30%之间;此外,也需要无纸化的或者说是不需要任何成本的一种签证体系、能够追踪中国向美国出口商品的机制和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