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成功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简称“PK”公司),付出了将近42亿美元代价,相比今年夏天夭折的中海油180亿美元天价收购尤尼科,还算不上一笔大生意。不过,能在里海这个储藏了世界石油总量18%的“第二海湾”地区谈成这样一桩交易,已经使得我国在该地区的能源格局中占有先机。
秋天到来的收获令人鼓舞。除了中东地区,我国的“海外石油路线图”不断探寻新的坐标,在非洲的苏丹、拉美的委内瑞拉以及中亚地区,近年来中国石油公司大多有所斩获。
按照自由贸易经济理论,正在形成“世界工厂”的中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肯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那么通过商业并购从富油国那里获取能源供给,只要是价格公平,应该是一件互利互惠的事情。用经济学家常说的话,叫做“共赢”,这当然是符合自由贸易精神的。然而,在中亚、拉美这些相对不发达地区,中国赢得了商业尊重;而在最崇尚自由精神的美国市场,中国人的善意却遭到了拒绝。看上去这似乎像个悖论。
笔者至今还记得,中海油总裁傅成玉在接受央视的采访中表露出自己的遗憾。他曾写信给《华尔街日报》,坦承这次收购是纯商业的善意行为,因为尤尼科在亚洲和里海的资源,与中海油的市场相结合,将会对世界石油市场产生巨大的正面效应。但是,美国的能源安全机构却不是这么考虑的。尘埃落定之后,一些隐藏的争论浮出水面:美国人曾担心,尤尼科公司在印尼的设施为中国台湾、日本和韩国提供了大量石油,而一旦这笔交易成功,可能会削弱美国在亚洲的政治影响力。显然,这桩商业交易完全被政治化了。
事实上,石油贸易从来都没被看作是“纯经济现象”。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一国石油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30%或者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时,国际石油市场的行情变化就会影响到该国的GDP,而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以后,就必须运用外交、经济、军事等手段来保证石油通道的安全。据商务部预测,我国2005年全年将进口原油约1.3亿吨,而去年我国的石油进口量已经占国内消费量的40%。
有专家分析,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同时其能源利用效益几乎是全球最差的,因此相比其他国家,高油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要更大些。更有论者认为,飙升的油价是美国企图给迅猛发展的中国下的“石油绊索”——这个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对前苏联使用过,只不过当时不是提高油价,而是降低油价,美国人与沙特阿拉伯联手把世界油价压低到每桶7~8美元,没有石油美元就难以生存的前苏联经济几乎到了休克状态。
世界石油市场,正被来自伦敦和纽约期货市场的投机分子操纵,几乎已经成为公论。经济学家王建分析,在这些游资背后,有包含着美国的重大战略利益:因为油价是以美元计算的,油价越高,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就会越多。据他估计,当国际油价涨到每桶7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就将增加近7000亿美元,如果到了每桶100美元,流入美国的资金将再增加5000亿美元。美国是国际油价上涨的最大利益获得者。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最近则公开警告:油价泡沫肯定要破,炒油者也肯定没有好下场。
石油贸易已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有关资源控制和争夺的战争,而透过石油期货市场掀起的投机狂潮,早已把石油商品炒作成了某种特殊的金融符号。不论从现实还是理论上,石油贸易都和经济学家们在真空试管里冥想出来的自由贸易精神相距万里。理想中的纯粹市场游戏规则,与实际运行中国家间的竞争法则,其差别是巨大的,刚刚开始把寻找新能源的眼光投向海外的中国人,一定不要被那种空洞的“经济玄学”迷惑了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