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非加纳首都阿克拉,在繁忙拥挤的城市里穿梭,那些让人遐想的多汁多肉的鸡腿广告总是吸引无数人的眼球。广告上说:“美国鸡,快、易烹饪,健康又好吃。”也正是这些广告令无数加纳农民无法忍受,因为他们正被进口急冻禽类产品挤出市场。
美国向加纳出口的家禽产品的价格大大低于加纳本国生产和出售的家禽产品价格。加纳国家家禽协会的会长肯·科迪(Ken Quartey)说:“我们认为,大量的美国家禽产品进入加纳是一种倾销的行为。”
西非另一个国家——塞内加尔的农民也面临同样的困境,而情况也几乎与加纳相同。Kounoune是境内一个沙化的村庄,村里一名有8个孩子的农民BadaraDiop,他放弃家禽养殖生意,因为收支无法达到平衡。他说:“如果我把钱用来买饲料喂鸡,那么我就没钱给我的孩子们买吃的。”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于12月18日在香港落下帷幕。削减农业补贴是此次会议的关键议题,根据此次达成的《香港宣言》,WTO各成员将于2013年全面取消不同形式的农业补贴。
不发达国家没有话语权
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现今加纳家禽进口数量已10倍于10年前。
在这种压力下,西非的农民该怎么办呢?肯·科迪相信,能给世界贸易组织施加压力是唯一出路,而通向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西非的国家联合起来一起向世贸组织表达意见。
究竟西非国家通过政府向世贸组织表达意见能产生多大影响,形成多大的震慑力呢?广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国际贸易过程中就没有绝对的公平!即使你是世贸的成员国,对某些问题有异议,但在表决的过程中,一些实力较强的国家和地区的意见总占上峰,而一些不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即使能在会上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到最终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作出妥协和让步,其影响力微乎其微。”
富国与穷国利益角逐
曾绊倒了坎昆会议的农业问题谈判再次成为香港世贸会议的重要议题,而农产品补贴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欧美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农业利益的激烈角逐。
外交官们估计,在大约100个小时的所谓“绿屋谈判”——即30-40个重要国家的贸易部长举行的会议中20%的时间都被用来讨论取消补贴的具体日期。《香港宣言》的签署意味着欧盟将不得不停止发放每年大约25亿至30亿欧元(30亿至36亿美元)的出口补贴,这项补贴掩盖了高价欧盟农产品和低价全球农产品之间的价差。目前,尚不清楚协议的条文将如何落实到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项目中去,因为美国的农产品出口补贴都是通过食品援助和出口信贷的方式提供的。援助机构国际乐施会估算,美国需要取消大约2亿美元的出口信贷补贴。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涂新泉博士在接受《天下》周刊记者的采访时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援助不是无条件的!”
从表面上看,虽然美国和欧盟的鸡农并没有直接接受政府的津贴,但实际上,美国和欧盟的农民用来喂养家禽的谷物却在国家补贴的范围内,这样一来,这种间接的补贴方式令非洲从事家禽养殖的农民陷入困境。
因此,乐施会认为,在农产品补贴问题上,此次会议仍没有取得成果。该组织政策研究员梁佩凤表示,出口补贴只占所有补贴的一小部分,大部分补贴是来自境内补贴,会议却没有就后者有任何进展。
世贸诉讼难达预期
陈立鹏说,国际贸易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一些实力较强大的国家经常向弱国、贫穷地区倾销自己的产品,让这些国家的经济雪上加霜。陈立鹏说:“即使西非众多国家联合起来向世界贸易组织表达意见也无济于事。世贸是一个很庞大的官僚机构,世贸从接受意见再到解决问题,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事情也不一定有预期的效果。”
涂新泉表示,由于一些国家的政府能力不强,制定进口产品关税时标准很低,一旦出现大量进口产品涌入国内的情况,政府改变,为时已晚。
曾绊倒了坎昆会议的农业问题谈判再次成为香港世贸会议的重要议题,而农产品补贴成为焦点中的焦点,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欧美与不发达国家之间农业利益的激烈角逐。
外报观点摘要
《金融时报》: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18日在香港达成妥协协议。该协议虽然避免了香港部长级会议危机,但却把陷入困境的多哈会谈中最艰难的谈判推迟至明年。协议将2013年设为终止农业出口补贴的最后期限,为世界最贫穷国家提供出口帮助,同时还给陷入困境的非洲棉农提供部分减免,但此轮谈判并没有解决各国间的深刻分歧。
《每日电讯报》:为避免此轮会谈像坎昆会谈一样无果而终,各国部长象征性地达成了内容含糊的协议。一些发展中国家表示,该协议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但发达国家做出的让步却十分有限。
《泰晤士报》:香港会谈所取得的结果是积极的,这远比谈判彻底陷入僵局要强得多。要想进一步推进会谈所取得的成果,欧盟和美国就必须打开市场,并削减政府提供的农业补贴。《德国之声》:欧盟如愿以偿让会议接受了他们提出的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的时间表。巴西外长阿莫里姆此前一直坚持欧盟应该把这一时间定在2010年,但是最后还是代表20个“门槛国家”向欧盟做出了妥协。农产品补贴是西方工业国家为限制发展中国家对本国农业的竞争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除了欧盟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的时间表,大会没有在取消国家补贴上达成什么具体的结果,在服务行业的自由开放问题上也同样没有取得什么明确结果,而只是笼统地说到2006年年底在做出决定。
《联合早报》:值得庆幸的是,拥有149个成员国的世贸组织能够在最后阶段就各项问题达成共识,及时扭转颓势,一方面让这个已有60年谈判传统的组织挽回面子,而另一方面则肯定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对全球的重要性。当举世都在谈论全球化时,如果这个最早倡导全球化的国际组织在贸易谈判一再触礁,将是全球化的一大讽刺。
可以说,这项进展(《香港宣言》)已经为世贸致力于扫除贸易障碍、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长远目标铺平道路,不能不视为是一项难能可贵的突破。这也显示,世贸准备在明年完成的多哈发展议程,已经朝成功的道路跨前一步。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全球自由贸易的理想已经完全实现。世贸已同意以明年4月30日作为期限,让成员国就削减农业和工业关税与津贴制订方案,以确保明年底能够顺利完成多哈回合谈判。
欧洲农场主贵族多农业补贴明显益富
《伦敦时报》引述欧盟文件,显示欧盟农业补贴受益者不少都富甲一方,榜上有名者包括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皇储查尔斯和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等贵族,因为他们都拥有农场。
非政府组织投诉欧盟美农业补贴令穷国受害,但欧盟农业补贴也令欧洲农民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2003年,欧盟最富有2.6%农民获得整体补贴的27%,最贫穷的54%却只得到4%的金额。
欧盟农业补贴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很多政客都拥有农场,欧盟农业政策专员伯尔堪称代表人物,她和丈夫共同拥有农场,明显存在利益冲突,去年就因此差一点不能出任此职,但伯尔强调,她并未亲自参与农场营运,最终就顺利当上农业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