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贸易结构、成本效益、贸易条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稍加分析,不难发现我国贸易增长仍是以数量增长和价格竞争为主,走的是一条规模扩张的“粗增长”之路。这就如同中国经济“粗增长”之路越走越窄一样,贸易以数量扩张和低价竞销为主的增长方式,越走越受到市场、环境和资源等诸多刚性因素的制约,长此以往不仅自身难以为继,而且也易在贸易平衡、汇率政策和经济调控等方面受制于人,增加经济、金融和产业的不安全性。
观念的东西一旦形成就具有持续稳固的影响力、感染力和延续力,往往难以改变。我们在贸易领域长期形成的一些奖出限入、填平补齐,出口创汇等重商主义的观念,如“出口比进口更能增加财富”“可贸易品生产与出口越多越好”、“制成品出口越多贸易结构越优”以及“拓展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更重要”等等,不仅成为涉外经济领域里的主流意识垄断着贸易文化的话语权,而且也直接关系到我国贸易政策与战略选择的方向。
传统观念一:出口比进口更能增加社会财富
在传统重商主义的认识中,总是觉得出口比进口好,出口比进口更能增加社会财富。出口越多,得到的货币财富越多,国家的实力就会越强大。在当今盛兴的货币经济条件下,从谁掌握货币、谁就掌握财富的角度看,这种观念似乎有些道理。但事实上,通过出口得到的只是货币财富(货币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金融市场流动性再发达,也总要有一个过程),通过进口得到的才是我们每天都需要的物质财富和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的手段及能力贮备。进口多,表明该国的胃口大、支付能力强、实力雄厚。出口多特别是一般贸易中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出口多,表明该国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主要不是供自己而是供别国的国民享用。
从我国出口的情况来看,我国一般贸易出口主要也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处于买方市场,受制于进口国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状况。加工贸易主要由外资企业完成,我国不过是别国放在自己国外的廉价的加工基地,从本质上讲根本不属于外贸的范畴,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口与出口。
事实上,一国生产和进口的目的是为了使国民生活得更好,获得更高的福利。因此,在一国国内有效需求尚未得到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就发生大量出口,其实是牺牲了该国国民的福利。而且,当国际市场是买方市场的时候,一个出口大国在市场上说话是没有多大分量的,也不会得到进口国对等的重视,因为进口国随时都有可能找你的麻烦。所以说,一个净出口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是没有多少话语权的,其说话的分量极其有限。没有采购商品、控制生产和调动资金的权利,其政治权利是空的,没有人顺从。
传统观念二:出口比进口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从出口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看,如果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与进口能够形成良性互动,即通过出口创汇购进的技术和资本品被大量用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特别是非贸易品产业的发展,那么,出口就会促进经济的全面增长。如前所述,由于我国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贸易部门对非贸易部门的传导效应差,出口带来的经济增长仅是局部的,不仅整体效果不明显,而且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很难直接准确地找到出口与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再进一步看,在国际分工链上,我国被定位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上,长期、单一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很难也不需要获取持续的技术进步。
据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显示,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出口甚至在威胁技术进步,当一个发展中国家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时,很有可能被锁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分工当中,从而丧失了进一步促进技术进步的机会。如在墨西哥、菲律宾、阿根廷、巴西等国,与出口部门扩张同时发生的还有逆工业化过程,这些国家一方面经历着出口的迅速增长,但同时还伴随着投资、技术进步的停滞不前。
我国的情况虽然稍好于这些国家,但是我国出口部门的增加值情况也不令人乐观,尽管出口部门增长很快,但是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却在下降。于是,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下面共同的难题:是不是还要继续引进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尤其是那些不能带来技术进步的劳动密集型外商直接投资?是不是还要采取鼓励出口部门扩张的优惠政策,尤其是靠低估的汇率或者是出口补贴政策?为什么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中心与外围”的现象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内部的经济结构渗透,出现了“经济飞地”、“技术孤岛”和“发展极”等先进与落后、贫穷与富裕的“两个地区”、“两个城市”和“两个农村”的极端不平衡的经济增长现象?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摆脱传统的思维惯性,积极实施相互联动、相互配合的综合性贸易发展战略,认真反思“出口替代比进口替代好”和“出口比进口更能促进经济增长”的单一的贸易增长战略,从根本上把“出口创汇”、“出口创政绩”和“出口创待遇”为主的贸易增长思维转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传统观念三:制成品出口越多贸易结构越优
出口结构的优化和优势不完全在于出口什么产品,出口多少制成品,关键看是以什么方式、工艺、技术和劳动力组合进行生产的,重要的是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核心竞争力,要看出口产品所包含的零部件中,有多少当地成分和当地采购的,特别是技术含量高的零部件中有多少是自己生产的,因为这才真正反映了贸易的关联效益、增值效益和传导效益(涓流效益),以及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同时反映了外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贡献程度(不单纯是拉动)。
当然,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解决就业和增加资本积累问题十分重要,基于先进适用技术、中低技术的加工贸易仍必须长期坚持,我们要经得起新经济、知识经济和高科技的诱惑,但大的方向应该是扩充加工的深度和增值链在中国的长度,并大力增加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一般贸易的比重。
从观念上走出有关优化出口结构的误区,不仅对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完善贸易结构,促进外向型经济均衡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减弱人民币升值的虚拟性,增加其真实性,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不能为了优化出口结构而优化,人为地加快发展外向型的制造业和出口导向的高新技术产业,这样有可能使各地一窝蜂地大搞某种出口制成品的项目(如VCD),从而造成重复建设,一旦市场发生变化,会形成生产过剩,制成品库存增加,有效供给不足,资金周转困难,不良贷款上升。我们注意到这几年在不少开发区、工业园区和所谓高新技术区内,不顾条件地上了许多合资、合作和独资的大项目,但无一例外地都是些经济效益较低的低端组装和粗浅加工的车间。
传统观念四:拓展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更重要
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宣传如何利用和结合“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并提倡推行“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但除了“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战略易操作和见效较快,故而理解得比较透,实施得比较好外,关于“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的战略,一直未能得到全面深入的理解,贯彻落实更是停留在字面上,只是近几年关于利用两种资源的问题才得到初步解决,开始注重开发境外基础性原材料与进行战略能源储备。
有舆论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加工贸易异军突起,同时外资企业出口占比也迅速增加,而且加工贸易中“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大都是依托海外营销网络,并注重国内当地成份的采购,其中有些外资企业从境外获得投入,其产出大部分内销,注重开拓国内市场,这应该说加工贸易和外资企业实际是落实“两个市场”战略的具体体现。但从加工贸易的发展速度与其对中国经济的实际贡献率,以及外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技术和研发等方面的垄断趋势来看,他们倒是充分利用了国内劳动力市场、土地资源市场和广阔的日用消费品市场,“两个市场”的利用出现严重不平衡。
在以“市场换技术”,“以市场换管理经验”和“以市场换时间”等思想指导下,外资在以不同方式排除万难地大举占领中国的市场,并在一些重点产业和行业领域,外资企业特别是一些外商独资企业正在按其全球发展规划(而非中国的产业指导政策和结构调整意图)进行渗透,以致有的产业出现独家垄断的局面。而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无论是外贸企业,还是生产性企业,却在“走向世界,面向国际市场”的观念作用下,极力贬低国内市场,看不上国内销售,似乎只要把生产的产品运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上(哪怕是一小部分的产品),该企业的经营就是外向型的了,就算取得了成功。
事实上,在中国入世后,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引发的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大转移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已引入到国内市场,世界市场已成为中国国内的市场,中国国内市场已成为世界的市场,两个市场的融合接轨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占领了中国国内的市场就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