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总量、增量、还是增长率指标,中国经济数据历来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敏锐神经。上世纪90年代,国际学界曾以“经济增长之谜”来指代这些似乎不可解说的数据;本世纪最初几年,关于中国增长数据的讨论再度热闹登场。而昨天,在一场规模宏大、覆盖空前全面、差错率极低的全国经济普查之后,国家统计局为一个“新”的增长中国披露了第一组宏观数据。
尽管有上周的消息铺垫,2004年修正数据的公布依旧令人兴奋。而这,还只是一个开端,这个更大、更健康的经济体将迎来她的更多修正数据,按照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的说法,数据修正将回溯至 1993 年。
为何是1993年?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来回顾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演变和发展。联合国确认过两种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一为适用于市场经济国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NationalAccounts:SNA);一为适用于中央计划经济的物质产品平衡体系(Material Product System:MPS)。2 0 世纪8 0 年代,随着中央计划国家的市场化转型,包括中国在内的先前采用MPS系统的国家纷纷转向SNA系统。
这个转变在中国是渐进发生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研究SNA,1985年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GDP核算制度。迄今为止,中国统计体系经历了两次补充(分别在1986~1988 年以及1988~1997年,主要是通过MPS数据推算GDP宏观数据)和一次调整,是次调整发生在1993~1995年,当时统计部门进行了首次第三产业普查,随后对1978~1993年的GDP历史数据作了重大调整。以上的历史追溯也许可以回答,如今的数据修正为何要回溯至1993年。
让我们回到昨天的新数据。熟悉两种统计体系的人对这个结果不会太感意外。MPS的特征之一就是仅反映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五大部门,而不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所谓“非物质生产部门”(即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第三产业被低估当在理解之内。无论是1993~1995年的第三产业普查,还是新近结束的首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重点均是还第三产业之“本来面目”。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普查所带来的变化将被“固化”下来,李德水昨天特意提到,通过普查,有关部门建立了基本单位名录库和更新制度,统计局将建立和完善有关制度,“以保证今年、明年和其他非普查年份的数据不出现大起大落”。此外,近日披露的农调队、城调队、企调队的合并,国家统计局内部服务业调查中心的建立,都意味着中国统计体系正在经历从层层报表到普查(抽样调查)的转变,而这无疑将指向更加真实准确的数据搜集和最终汇总。
尽管新数据并不带来GDP的增加,但却在很多层面展现给人们一个不同的中国经济图景,对这些图景的解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首先,关于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就总量而言,2004年,中国在全球GDP中的比重由4.1%上升到4.7%,并在全球大家庭中跃升一位,2005年可望再有前进。但是,冷静的人们应该想到,相对于总体规模数据,人均数据更有意义。根据IMF的测算,调整后中国人均GDP为1490美元,列世界第107位;按世界银行的算法,由第132位升至第129位。在两种算法下,中国人均GDP数据只达到全球人均GDP的五分之一。而根据联合国PPP(购买力平价)数据计算,数据调整后的中国人均GDP为5349美元,依旧处于中等偏下收入国家的队列。
其次,新的数据带来了新的经济结构。相对于第二产业,一个更大的第三产业;更高的国内消费/GDP比率;更低的投资/GDP比率;更低的单位产出能源消耗(若能耗没有低估的话);甚至是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例如更高的全要素生产率(TFP)……这些都意味着一个更加健康的经济体。但是,数据的变化并没有改变中国目前存在的粗放增长的部分失衡现状,也没有减轻结构改革的本质压力,只是在程度和力度上有所释放和减弱而已。因此,正如各方所表示的那样,数据调整不会改变中国的经济政策。
尽管如此,由于国民统计数据是决策的基础,面对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无疑有更好的依据来导引经济前行的方向,而对于一向关心中国经济的经济学家们而言,随着更多的调整数据将次第披露,他们也许真的能利用新的数据来破解中国经济的增长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