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国的经济力量在全球范围内的崛起,美国如何反应呢?就在人们批评美国交相运用“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自由主义”两手策略的时候,美国早已经悄悄地布了局。
构筑围墙
美国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亚欧大陆重心中亚的关注。冷战期间,美国与前苏联在中亚展开争夺与反争夺战,并在阿富汗大打出手,为此美国还支持过拉丹反对前苏联占领的斗争。
2002年6月,中亚各国和邻国为解决安全问题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美国趁着9·11事件,将1.9万军队部署在阿富汗,并可使用中亚各国的军事设施。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合作比较深入,而美国恰恰与哈萨克斯坦制定了最为紧密的军事合作计划。
2003年9月,中国与中亚5国签署了加强经济合作的条约。2004年6月,美国与5个中亚国家分别签署了贸易与投资框架协议。
随着上海合作组织开展反恐和经济合作,中亚国家要求美国撤军,而中国也认为中亚形势已经变化,美国应该尊重中亚国家的主权撤出军队。但美方表示拒绝从上海合作组织有关成员国撤军。后来吉尔吉斯坦奇怪地邀请中国驻军。如果允许,则将给美国驻军留下口实。
无论如何,美国趁反恐之机,客观上控制了中亚战略位置,除了钳制俄罗斯外,加上美国在日、韩驻军及印度巴基斯坦的军事合作,事实上美国军队出现在中国的三个方面。而“围墙”之外,又是另一番天地。
坐镇亚太
2001年,中国和东盟领导人甫一谈定未来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布什旋即提出东盟谈判计划,并要求美国政府尽快在5年内与东盟10国建立“美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美国的计划是采取步步为营,与东盟国家逐个签定FTA,最终建立美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与此同时,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与亚太国家举行的联军联合演习迅速增加。光是2001年,美军在亚太地区进行了60多次联军联合演习。而2002年开始的“千年挑战”演习和2004年进行的“夏季脉动2004”演习,则进一步彰显亚太地区已经取代欧洲成为美国安全战略的重心。与此同时美军调整部署,将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太。
全球排挤
拉美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矿产资源方面,铁、铜矿占有突出位置。原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2%,并有丰富的稀有贵重金属。2003年6月6日,智利就与美国签定了自由贸易协议。
去年以来国家主席胡锦涛、副主席曾庆红先后访问拉美诸国。中国已一再表明,中国同拉美发展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而美国一直把拉美看作后院,亚美计划总裁阿尔·桑多利在美国国会作证时认为,中国通过与拉美国家进行贸易,在地缘政治上对美国构成威胁。
但从2005年的统计表明,中国与智利的贸易额已超过美国,跃居第二。2005年1月,中国与智利开启了首个拉美自由贸易区谈判,并取得成效,从2006年1月1日起,中智两国将在货物贸易上实行零关税。
而在非洲,从2005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于去年底前已同中国政府办理了有关换文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商品实施免关税政策,受惠国家包括贝宁、布隆迪、佛得角、中非等25国。
而美国国内对于中国在非洲寻求资源的行为,也是躁动不安,鼓噪威胁论。
围堵的结果
美国心态似乎已经变得容不下别人任何举动。哪怕是市场行为。
今年3月份《外交政策》月刊专题讨论如何应对“崛起中的中国”,开篇名义即言:“没有什么能比中国加入到世界大国行列这一事实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改变更大。”美国不愿意看到这种变化。
或许我们已经处于美国的“围墙”之中。这就是美国面对中国崛起所采取的行动。
我们是拆墙,还是越墙,还是在围墙里面看风景呢?(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