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非公经济,与吸引外资一起,成为各级政府领导心目中发展经济的两个“轮子”。今年2月,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各个地方也都出台了发展非公经济的相关政策规定,应该说,从市场准入、国民待遇、融资等方面为发展非公经济扫清了障碍,非公经济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大的政策障碍是扫清了,但是,政策从出台到“落地生根”还有一个过程,很多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仍然有形无形地存在着对非公经济的歧视,很多地方对非公经济是叶公好龙,这些都给非公经济带来预期的不确定,从而影响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比如,近年来,浙商成为很多地方招商引资的对象,但是,一些地方“重招商,轻安商”,常常是“开门迎客,关门拔毛”。去年4月,一位浙商在某地签订了4000亩林木流转承包经营合作项目协议,合同期限22年,并计划在当地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木材加工厂。浙商按合同约定支付了土地承包金、苗木费及栽植管护费,一年来林木长势良好,但今年初这个地方有关领导突然指示终止合同,使浙商蒙受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一些地方由于政府领导的换届、政策变化、政府办事不规范、承诺不兑现等因素导致政府失信,让不少非公企业吃了苦头。据中部某省提供的报告显示,在随机调查的60件非公企业企业投诉案中,涉及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33起,其中属于政府部门契约、信用观念不强和承诺不能兑现的达20起。浙江台州的一位商人去海南投资建设高速公路,双方最初的合作谈判和关系都很好,结果当他把钱投进去后,发现政府把高速公路的建设权又让给了别的单位,于是只好和当地政府对簿公堂。虽然法院判了政府败诉,需要赔偿这位浙商的损失,但由于对方是当地政府,判决迟迟得不到执行,令这位浙商心寒不已。
从各地的情况看,政府层面往往是“上热下冷”,上面强调改善投资环境,但在一些具体问题的操作过程中,政府的中间层不时会出现“梗阻”。很多非公企业提出,不少地方政府都存在办事程序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门难进、脸难看、服务态度不好”是许多地方的通病。虽然各个地方为了吸引投资者,减免了很多费用,但一些非公企业认为各地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现象。有的地方在投资初期能享受到各种优惠甚至减免政策,一旦项目建成运行,各种名目的收费、罚款就一拥而上,让人“应接不暇”。
还有一个宏观政策稳定性问题。政府的宏观调控是为了削峰填谷、熨平周期,有利于经济更加平稳的运行,当然也有利于非公经济的发展,但是,在具体调控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客观上形成对非公经济的歧视。比如,在结构调整的时候,往往以规模划线,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非公经济便成为调控的重点对象;银行紧缩贷款,非公经济同样首当其冲。
总之,无论是宏观、中观、微观的政策环境中,都大量存在着让非公经济不放心、不安心、不舒心的地方,这正是导致大量非公企业只从事短、频、快投资,而不敢立足长远、进行远期投资的原因。因此,净化政策环境、稳定政策预期是各地发展非公经济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