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大国而非强国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大国的地位已经确立。然而,商务部部长助理陈健对此显然未表现出太多的喜悦。
“我们还不是贸易强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还不够高,应对贸易纠纷和变化的能力还不够强,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等问题,依然是困扰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几大关键问题。”陈健对此也颇为无奈。“而要解决这些问题,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理,这也是我国出口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风险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也是我国政府和企业需要及时关注、积极防范的重要课题。”
出口保险成“瘸腿”
出口信用保险是WTO允许的出口支持政策,各经济强国都用此开拓新兴市场,保障本国企业的收益和收汇安全。出口信用保险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国内很多企业家对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是我国企业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认识还严重不足,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以及有关工具的使用和重视还远远不够。
据统计,全球贸易额的12%至15%是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实现的,发达国家的出口信用保险涵盖率在20%到30%之间或者更高,如法国全部出口企业的37%都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周纪安表示,目前我国出口信用保险5%强的覆盖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国际通常水平,而且也与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持续增长极不相称,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产品在全球的行销,也造成中国企业的海外坏账率一直居高不下。
保险为企业“保驾护航”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比例以及企业巨额海外坏账与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规模之所以形成如此鲜明的反差,其原因有二:首先是出口信用保险这一概念未得到企业充分认识与重视,其次是很多企业对出口信用保险的理解还片面地集中在保费上,多数企业都认为参保会使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加,徒增负担。实际上,投保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负担,而且还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融资机会。有关测算数据显示,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支出少额的保费,出险后就可减少90%的损失,同时还可以增加80%的现金流。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出口企业之所以需要出口信用担保,不仅仅是由于复杂多变条件下的国家风险的提高,更是由于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而使得我国企业很难得到直接与国外商业巨头的合作机会,需要多重中间商来协助完成,从而在这些环节中增加了出口贸易风险。”中国信保总经理唐若昕补充到。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环节、成本、风险三者同时增加。这对于我国的出口企业,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来说影响巨大。因此,唐若昕强调,我国更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广大缺乏知名度和信用的中小企业开设一些独立的险种,更好地保护它们在出口贸易中的利益,促进它们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