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祖君 徐帆
针对治理生活垃圾的问题,北京市将从源头抓起,在产品和消费品最终进入垃圾处理系统之前,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垃圾的产生。昨天,在市政协关于发展首都循环经济的党派提案办理座谈会上,垃圾的“来龙去脉”成了热烈讨论的焦点问题。
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今年1月,致公党北京市委提出了《关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发展首都循环经济的建议》的党派提案,提案认为治理垃圾、优化环境的最有效途径是减量化,即减少进入垃圾系统的量,也就是减少居民和单位排出的垃圾量。其措施可包括:限制包装、净菜进城、鼓励废品回收、旧货交易重复利用等等。提案提出后,得到市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针对这些建议,市发改委认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垃圾减量,应在人们生产的产品和使用的消费品最终进入垃圾系统之前采取措施,通过各种手段,尽一切可能避免或减少垃圾的产生,也就是说,要控制成品变成垃圾之前从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
有关方面表示,我市将拟选取石化、电力、医药、电镀等行业的15家企业作为清洁生产试点,建立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中介咨询队伍;拟以国家环保产业园区、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试点,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生态园区;并将把循环经济立法提到议事日程,开始立法调研的前期工作,拟出台“循环经济条例”。同时,将通过系列宣传报道,在使用环节上倡导绿色消费,鼓励人们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