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质监局出台《广东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与防护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应对国际标准成为下一个5年广东外贸的“重头戏”。
“标准”成了贸易战的“隐形武器”
广东省情调查研究中心近期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广东省出口产品的影响越来越大:从2006年起,欧盟的《WEEE》和《RoHS》两项指令将严重影响广东出口机电产品,200亿美元的输欧产品将受影响;初步估计2005年受技术壁垒影响高达25亿美元,涉及高新技术、家电、纺织等多个行业,范围从产品本身的性能、质量标准,发展到覆盖产品生产、加工、包装等全过程。
技术标准的产生原本为了规范生产,但随着国际贸易的日益发展,标准越来越多地被用作贸易摩擦中限定他国出口的工具。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卫鹏介绍,国际贸易进入零关税时代之后,技术标准就成为贸易战的“隐形武器”。
别人定了“标准”,我们怎么办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丘海雄教授参与国家985二期“公共管理与社会发展”项目,他在调查中发现国外标准的设定多数是由行业协会牵头向议会提议,而广东行业协会并未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别人先一步定了标准,我们怎么办?
陈卫鹏说,应分清标准制定的目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本国的技术标准升级,另一种是利用苛刻标准限制进口。目前标准设定主要集中在安全和环境标准,欧美国家对环保、食品安全要求很严格,国内接二连三的假酒、黑大米、假奶粉食品问题,连国内老百姓自己都不放心食品安全,国外更加会严格限制。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总共将近3000项,截止到2004年,国际食品法典对176种农药在375种食品中规定了2439条农药残留标准,而我国仅对104种农药在粮食、水果、蔬菜、肉等45种食品中规定了允许的残留量。而且我国食品标准中各项具体指标大都低于国际标准和国外标准,如在较新发布的酱油行业标准中,三氯丙醇的限量与欧盟比较相差50倍。
但如果以纯粹限制进口目的的标准设定,则不能坐以待毙。丘海雄举了温州打火机的例子:2002年4月欧盟通过CR法案,规定售价在2欧元以下的打火机必须安装防儿童开启安全锁,否则不准进入欧洲市场。这一不合理的“安全标准”限制,已超出合理的技术水平。此后在外经贸部、温州打火机协会、相关企业共同努力下,欧盟最终对温州打火机取消CR标准。
“合理的标准设定其实是一种倒逼机制”,陈卫鹏认为借外力改变自身现状,国际标准改进也可以迫使国内企业思考技术革新迎头赶上。比如香港地区一直以来奉行的“零关税”政策,将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放在同一起跑线,所以逼得他们不得不提高自身竞争力,最终完成在企业经营管理、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
产业集群发展不能少了“标准”
“一流做标准,二流做技术,三流做市场”,广东的产业集群在产业升级中也将从“做产品”向“做标准”过渡。
丘海雄在对广东的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项目调查后发现,广东有多个产业集群,国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有的达到60%以上,获得市场份额后却很少能主导产品标准的制定。
丘海雄提到去年的“潮安凉果事件”,南果和北果的性质、类型是不同的,但标准是北方制定的。目前有些标准制定的依据并不充分,比如糖精,欧洲说有害,美国说无害,而我们国家对此缺乏深入的研究,对人体的影响还在争论中,但是标准的制定和改变比较随意,有些指标如甜味素一次变动可以提高40倍,潮安已经不止一次受到这种影响了。
区域和全国之间标准如何协调?丘海雄认为,广东省内产业集群获得了整个市场的认可,可以通过行业协会与中央级的检测机构、行业协会和大学科研机构以及合作,把质量、生产标准的研究放在广东,争取获得产品标准制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