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羊城晚报报道,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高级农艺师……这些中国现行的职称资格,在日益频繁的国际竞争中,却无助于中国高精尖产品、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
不久前,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从广东省机械工程系统下属某公司传出。今年年初,该企业千辛万苦接到了一个美国的外包工程,任务是为对方设计安装一套大型的机械设备。然而,当该企业的总工程师拿出一套漂亮的可行性方案后,却遭美国公司拒绝签收。对方坚称图纸必须找外国工程师签字,理由是,对中国的“工程师”职称,他们从官方到企业,都不认可。广东这家企业不得不找了一位美国本土的工程师签字,签字者不花一分力气,就拿走了工程的主要报酬。
这样的例子越来越多。目前中国生产的注塑机,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大部分产品在出口时都“贴牌”了。业内人士无奈地说:“这是因为国外不认可我们设计制造产品的工程师。”一位企业负责人把话说白了:“即使那些最有经验的工程师,若他持有的是中国工程师的职称,他所设计的产品或工程就难以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因为对方会以‘设计者不符合资质’为理由,将产品和价格打压。”
这个因“中国式”职称而引发的“贸易壁垒”是怎么筑起来的?据广东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的贺东处长介绍:目前中国职称在国外的确是不被认可的。这方面还没有相关政策指引。在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任何协议的情况下,外国人对中国“职称”是有理由“不买账”的,要突破因此而筑起的贸易壁垒,也并非易事。
很多专家认为,虽然中外双方互不承认职称资格,但我们吃的是大亏。(区健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