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导,中国和几家外国能源机构计划合作设立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以出售股权的方式帮助中国民营石油企业获得海外石油来源。但是一些行业分析人士对这种“股权换油源”构思的可行性提出疑问。
由中国基金论坛、北京民生商联国际能源顾问公司、海湾阿拉伯国家经济投资署和沙特阿拉伯国家投资总局组成的“中国石油国际产业投资联盟”各方达成初步协议,将投资3亿美元,酝酿设立“中国石油产业投资基金”。
民营企业资产入股
中国证券报说,设立这个基金的计划是为了贯彻“股权换油源”的设想。依照这一构想,中国能源产业中、下游的民营企业可以通过置换部份股权,从石油输出国获得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中国民营企业可以用自有资产入股,在共建中小型油码头、石油运输系统、仓储或炼油厂以及终端销售网点等方面,与外国合资方进行合作。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官员最近还表示,“股权换油源计划”可以减少石油生产者和市场之间的中间环节,对炒作引起的高油价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
开阔思路实施困难
英国邓迪大学石油、能源和矿物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安德鲁斯-斯比德认为,
“股权换油源计划”开阔了解决中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思路,同时也为中国的中小型民营能源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是安德鲁斯-斯比德教授对这个构想能否具体实施持保留意见。
安德鲁斯-斯比德说:“如果你是沙特阿拉伯或者其他海湾国家的大型能源企业,你可能不会想和这些中小型的中国民营企业合作,因为这样做并没有明显的回报。如果这些企业要在中国投资的话,他们可能更加愿意和那些大型的、受到中国政府保护的能源企业合作。”
安德鲁斯-斯比德教授认为,从中国民营能源企业的角度来看,即使国外原油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出口到中国,很多没有进口牌照的中国企业也很难得到它,这也为“股权换油源计划”能否得到中国企业的认可和参与划上了一个问号。
原油进口限制多
目前中国在石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方面只放开了成品油中的燃料油一个品种。对于汽油、煤油、柴油等大宗产品则实行严格的审批程序。在原油进口方面,各种限制更多。
中国石油国际产业投资联盟的官员不久前曾表示,石油基金不能说是最好的形式,但是可以适用于目前中国民营能源企业的现状。在中国能源市场全面放开之前,这些企业必须尽快寻求资金和油源的平台,而不是一味的想去和中石化、中石油等国内巨头以及外资企业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