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周小川10日在谈到人民币参考的一篮子货币构成时表示,将鼓励在双边贸易中采用本币结算,而不是以往一贯的美元结算。专家称,这反映出管理层希望人民币能更多地发挥区域影响,稳步地跨出国际化的步伐。
周小川10日在上海出席央行上海总部挂牌仪式、在介绍该一篮子货币的主要内涵时表示,从支付角度看,尽管目前仍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在与我国的贸易中较多、较习惯采用美元结算,但这种情况正逐渐发生变化,选用其本币进行结算的会渐渐多起来,“我国也要适应和鼓励这一趋势”。
“在汇率改革实施的同时,央行也有一个人民币稳步国际化的长期战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张斌博士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如果同东盟国家、同周边邻国能采用人民币结算,这不但能大大降低汇率波动的风险,而且对扩大人民币在区域内的影响力大有好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从中国的贸易多样化趋势看,之前因为单盯美元,造成了很多“货币错配”的情况。而此次央行选择一篮子多种货币作参考,可以避免汇率大起大落,保持贸易部门的竞争力和主要出口市场的平稳。
张斌介绍,如果在双边贸易中引入本币结算,一方面可以降低应对汇率波动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减少了铸币税的影响,同时可以扩大人民币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对本国金融稳定有积极影响。“从双边国家开始,过渡到区域范围,并逐步扩大到更广的地方,逐步发挥人民币在国际上更多的作用,为将来的全面自由兑换作准备。”
今年3月30日,欧洲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到欧元的“指导汇率体系”(ReferenceExchangeRates)当中,该行传播处官员雅诺·图茨(JannoToots)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正是由于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逐步提高,欧元在其汇率形成机制中也考虑了人民币的因素。
而从今年1月1日起,在中国央行和俄罗斯央行共同签署的《关于边境地区银行间贸易结算协议》安排下,中俄边境地区内的中俄两国银行可以使用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和付款,在此之前,中俄边境贸易结算只能使用美元,结算时间长、运营成本高。
从周边国家情况看,人民币在蒙古、越南、缅甸、尼泊尔等邻国在事实上也已成为边贸结算的主要币种。此外,根据《清迈协议》的安排,中国与日本、韩国以及东盟10国也签署了人民币与对方货币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当一国发生金融危机时,中国可以借给该国人民币,以恢复其金融稳定。在周边国家对人民币需求增大的背景下,人民币在亚洲区域内的影响力将得到极大提高。
张斌也谈到,周小川之所以在谈到一篮子货币问题时强调这一点,也是说明构成篮子货币的权重取舍,存在着贸易加权和计价货币加权的区别。“如果光看贸易权重,美元比例很可能不超过1/3,之所以目前占比很高,是因为考虑了计价货币的因素,因此央行的一篮子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对此,巴曙松也认为,考虑到美元计价有传统习惯,外债和外汇投资美元占比较大,美元交易的流动性较好,另外货币篮子中有相当的货币是盯住美元的,实际上美元在这个货币篮子中还是主导性的货币,“加上篮子中货币之间的波动可以相互冲销,货币在合理均衡水平的稳定能力比原来提高了,从而达到降低波动幅度的效果”。
“在一些亚洲国家看来,人民币比美元还坚挺和稳定呢,”张斌笑称:“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不用经过换成美元这道弯,又省事又划算。”他认为,央行也在考虑满足市场对人民币可兑换的需求,“不过路要一步一步走,这也符合央行稳健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