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解放日报》报道,昨天是《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暂行)》实施的第一天,10类纺织品均需凭配额方可出口欧盟。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纺织行业如何应对出口形势的新变化?各家企业纷纷“找米下锅”、各寻“活法”。
调整目标市场、整合产品结构是最常规的应对举措。上海长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到了9000多件T恤衫配额,只够做几笔出口订单。为此,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找日本客户,增加纺织品对日本市场的出口份额。同时,公司还准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轻工、机电产品的出口。
通过各种渠道开源节流、熬过“困难时期”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想法。某服饰有限公司人士表示,公司的配额远远满足不了订单需求,但一时没有更好的应对之策,只能发挥生产优势,为其他出口企业代加工。虽然加工利润少得可怜,但挺过两年半的“困难时期”,迎来2008年之后纺织品贸易的“春天”才是主要目的。
相比之下,大企业的应对举措则体现出全方位的特点。纺织品出口龙头企业——东方国际集团近日研究确定了公司应对欧美设限的四条调整之策。据了解,这些策略包括:积极扩大欧美市场非设限产品的出口;扩大对非欧美市场的出口,发展新客户;转换贸易手段,开展出口代理业务,为明年设限品种的出口打好基础;扩大机电、轻工产品的出口,特别是努力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弥补纺织品出口的损失。(王志彦 冯春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