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务部的规定,2006年度输美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一次全国招标6日开始,为期3天,结果将于12月9日公布。2006年招标数量为协议总量的30%,第一次招标数量为招标总量的60%,深圳3000余家具有投标资格的纺织品进出口企业将参与竞标,占全国竞标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
深圳纺织品行业协会的张秘书长6日表示,深圳有3000家纺织品企业符合投标条件,现在许多企业一直忙着研究价格,制订应对措施。但具体价格能定多少现在还不好说。据统计,深圳的近3000家纺织品、服装出口企业占了全国相关出口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在珠三角经营着4家纺织品厂的邓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从第一次投标结果看,投标获得配额的成本大概在4~5元/件,而通过OPA(外向型加工业务)模式出口的话每件成本要增加8港元,参加投标成本明显降低很多。
目前,多数出口企业都存在出口配额“吃不饱”的情况。深圳宝安区经贸局的冷处长说,企业有时争取不到配额,就向配额足的企业购买。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可根据自愿原则将本年度中标的出口配额通过招标办公室上交或转让,那些没有拿到足够配额的生产企业可向贸易企业购买,配额也可在各生产企业间流动,实现二次分配。走量的企业由于产品价格低、出口量大,往往比做高档服装的公司获得的配额多得多。不过,深圳华利纺织厂的文经理称,该公司本来成本就高,二次购买配额无疑会增加成本,使利润更低。到明年,有订单没配额的情况肯定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