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各级商务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流通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开拓市场,扩大消费,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系列政策措施作用明显,城乡居民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生产资料市场增速逐步回落,商品市场运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商品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一、前三季度商品市场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消费品市场快速稳定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增强。今年1-9月,全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080.6亿元,增长13%,增幅与去年同期持平,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1%,达到1997年来的最快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4%,比上年同题提高1.3个百分点。餐饮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1-9月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7%,达到历史同期最好水平。1-9月,我部监测的1000家重点流通企业零售额5994亿元,增长13.1%。其中,大型百货店零售额增长12.4%,大型综合超市零售额增长20.9%;内资零售企业增长12.1%,外商投资零售企业增长18.7%。市场销售提速,商业行业总体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上缴税收大幅增加。前8个月,全国商业企业上缴所得税527.8亿元,同比增长30.1%,住宿餐饮企业上缴所得税17亿元,同比增长44%。
(二)生产资料市场增速稳中趋缓,市场供求状况有所改善。今年以来,国家“有保有压”的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续见成效,水泥、电解铝、焦炭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生产、投资增速受到抑制,煤电油运瓶颈制约总体上有所缓解,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明显减缓,1-9月分别增长27.2%和22.2%,增幅比去年同期分别回落3.8和6.1个百分点,国内生产资料市场需求增势有所减弱,生产资料销售在去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向适度稳步增长过渡,今年3月份以后呈逐月回落走势。1-9月全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累计达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15.7%,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回落0.5个百分点。市场供求状况继续得到改善。据我部调查,下半年300种主要生产资料中,供求平衡的213种,占71%,提高16个百分点;供不应求的21种,占7%,下降16个百分点;供过于求的66种,占22%,与上半年基本持平。在总体供求关系趋向宽松的同时,部分产品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如近期部分地区成品油等产品一度供应较为紧张。此外,煤炭、铜、橡胶等产品也都出现了季节性紧张局面。
(三)农村市场消费加快,城乡市场增长差距继续缩小。今年以来,中央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三农”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效果显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为农村消费增长创造了条件。前9个月,农村居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14772亿元,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9.4%,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1.1和2.7个百分点。城乡市场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差距由去年同期的4.7个百分点缩小到3个百分点。
(四)物价涨幅平稳回落。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平稳回落,月度同比涨幅从今年最高的2月份3.9%逐月回落到9月份的0.9%,是2003年8月以来单月最低涨幅;1-9月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涨幅低于去年同期2.1个百分点,低于上半年0.3个百分点。消费价格走低的主要原因是以粮食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涨势趋缓。1-9月份,食品价格上涨3.3%,同比回落7.6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9%,回落26.5个百分点。
全国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持续回落。1-9月,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4.4%,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比年初低3.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低1.2个百分点,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涨幅。从环比情况看,经过5、6、7月连续3个月下降后,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8月份止跌趋稳,环比小幅上涨0.6%,9月份与8月份相比基本持平。
二、今年以来商品市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商品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粮价回落,农资上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近两年来,农村市场商品价格涨幅持续高于城市。今年9月份,农村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0%,高于城市0.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价格自2003年4月至今已连续29个月高于城市;从年初开始,粮价总体从高位下行,4月起月同比开始下降,三季度有所趋稳,但稳定的基础比较脆弱;据我部监测,今年以来,化肥价格延续2004年持续上涨的走势,9月中旬国产复合肥价格为每吨1948元,比年初上涨51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43元。一方面以粮食为龙头的农产品价格近期出现下滑,农民出售的农产品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农资和农村消费价格持续上涨,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影响了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和农业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二)储蓄倾向增强,消费意愿有所减弱。今年以来,受消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居民储蓄增加,消费意愿下降,对扩大消费产生不利影响。到9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1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其中,前9个月增加存款1.68万亿。在储蓄增长的同时,居民消费意愿走弱。据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问卷调查,在当前物价和利率水平下,认为“更多储蓄”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37.9%,较上季提高1.6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认为“更多消费(包括借债消费)”最合算的居民人数占比为29.8%,较上季降低0.8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降低2.5个百分点。
(三)资源性产品出口依然较多,影响了国内平衡。今年以来,尽管国家采取措施,控制资源性产品的出口,但因为国内外价格倒挂,国内产品价格明显低于国际水平,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增无减。据统计,今年1-9,全国成品油出口115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2%;钢坯出口598万吨,增长111.6%;钢材出口1580万吨,增长83.0%。资源性产品的大量出口,影响了国内资源供需平衡,加剧了煤电油运的紧张状况和环境污染,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影响经济的稳定运行。近几年来,我国投资高速增长,生产能力迅速扩张,投资热潮使得钢铁、建材等重工业和轻纺、家电等制造业生产能力超常增长,造成过剩。预计到今年底,钢的生产能力接近4亿吨,还有大量在建能力,建材行业过剩产能将达1亿吨左右,电解铝过剩150-200万吨,纺织综合加工能力过剩15-20%,空调等电器产品产能也出现过剩。能力的严重过剩,不仅造成煤电油运及原材料供应紧张,市场供过于求,而且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利润下降,影响经济的良性循环和稳定增长。
(五)商品市场秩序尚未根本好转。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市场监管和整治力度的加大,商品市场秩序有所改善,但在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市场,参杂使假花样翻新,假冒伪劣仍很严重,采用虚假广告、虚价打折、返券促销等误导消费者和不正当竞争现象不断出现,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特别是食品市场质量安全问题依然突出,并且开始向一些知名品牌和著名企业延伸,肯德基、亨氏等品牌纷纷在“苏丹红”事件中失信消费者,雀巢奶粉碘超标、光明牛奶“回产奶”、四川链球菌猪疫病等事件,表明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严峻,加强食品安全,保障百姓放心消费任重而道远。
三、商品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前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消费需求稳步增长,商品市场运行平稳。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全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重视“三农”工作的结果。预计全年商品市场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由部分行业投资过热带来的影响市场平稳运行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明显减少,商品市场供求关系总体趋于稳定。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平稳减缓,市场增速会略有回落。
(一)消费品市场。预计消费品市场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2.8%左右,市场供求格局将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以内。
(二)生产资料市场。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的进一步显现,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将会继续稳中回落,国内需求继续减弱,国际市场需求回调,生产资料市场将回到平稳增长的发展轨道。预计全年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将达到14万亿元,增长15%左右,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将上涨5%左右,比2004年涨幅至少回落8个百分点。
从主要品种看,今年以来,煤炭供求关系由去年的供应紧张向供求平衡方向调整,自5月份开始,下调势头逐渐向全部品种及全国范围内扩展,9月下半月以来,受煤矿安全整治力度日渐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地区供应出现趋紧迹象。考虑到四季度水电减少、取暖动力用煤增加、煤矿安全整治力度加大等因素,预计今年后几个月供应将呈现稳中趋紧,煤价将在上升通道中运行。
2005年以来,国内钢铁产量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平稳增长,钢材消费保持较高水平,市场价格一季度强劲攀升,二季度大幅下跌,三季度价格仍在震荡波动。目前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仍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对钢材的需求依然比较强劲,出口增长较快,长材和中板的部分品种已接近成本线,成本对价格的支撑作用将会明显加强,预计四季度钢材价格以稳为主,呈小幅波动态势。
沿袭去年的走势,今年尿素的价格从年初到7月份一直呈逐月上升走势,8月份开始下跌,9月份回落明显加快。总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化肥价格比去年同期仍有较大幅度的上涨。预计全年化肥需求总量约为5100万吨(折纯),比去年增长5.6%,产量预计4700万吨左右,加上进口资源,化肥市场全年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预计四季度化肥价格还会有所下调,但受能源、原材料成本影响难以大幅下降。
2006年国内外市场将发生一定变化,存在诸多有利因素。从国内市场看,一是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有关部门和专家预测GDP将增长8-9%,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仍然较强;二是随着经济的持续较快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特别是中央继续加强“三农”工作,农民收入有望保持增长,购买力继续提高;三是国家进一步重视流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流通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作用将逐步显现,为扩大国内消费,特别是农村市场消费创造了条件。从国际市场看,世界经济维持较快增长。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和全球贸易增长势头有所趋缓,但仍会保持较快增长。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全球经济增速由去年的5.1%降至今年的4.3%,世界贸易增速由去年的9%降至今年的6.5%左右,明年将与今年基本持平。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多数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明年国内市场的供求压力将加大;二是国际原油市场价格不断攀升并高位运行,给我国经济带来诸多影响,极易引起物价上涨,增加市场风险;三是国际市场贸易环境趋紧,贸易摩擦加剧。目前,我国是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每年约有400亿至500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影响,明年纺织品等主要出口商品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四是汇率变动等因素也将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合国内情况看,2006年商品市场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生产资料销售总额实际增长都将达到1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