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环境,“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有诸多有利条件。
从需求方面看,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将使投资需求持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将推动住宅、汽车、电信、旅游、教育、医疗等消费持续扩大。国内市场巨大潜力的不断释放,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发动机。
从供给方面看,劳动力、资本、技术装备等生产要素都具备支撑经济较快发展的条件。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成本较低,具有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随着人力资本不断增加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将为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准备条件。国民储蓄率一直保持很高水平。外国投资者看好中国市场,外商投资仍会持续增加。经济发展的资金供给比较充裕。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我国科技、教育和工业已具有相当规模和基础,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从保障条件方面看,我国已经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我国政治、社会继续保持稳定,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治、科技、教育等体制不断完善,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和有力保障。
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我国未来发展也面临不少制约因素和困难。“十一五”时期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这几年经济运行中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虽有所抑制,但尚未根本消除。低水平重复建设还有可能反弹,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一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问题正在显现。特别是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产业结构等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制约“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问题。首先是“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解决“三农”问题。城镇就业压力增大是另一个难题。今后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上升,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将下降,劳动力供求的结构性矛盾也将更为突出。同时,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重已超过10%,今后还会继续增加,养老等社会保障的压力不断加大。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和深层次矛盾。主要是:⑴资源瓶颈。我国的耕地、淡水、森林、石油以及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明显低于世界先进水平,加之经济发展正处于重化工业加快发展的阶段,能源和其他资源的消费强度加大,导致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⑵科技瓶颈。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⑶人才瓶颈。我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科技研发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严重制约。⑷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虽已初步建立,但还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然存在体制机制障碍。这是经济社会矛盾中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深层次根源。同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利益关系调整,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任务更加艰巨和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