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以色列副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
以色列经济的第一次主动性大幅增长是在2000年,其GDP增幅达到6.4%。然而此后,安全状况恶化,经济下滑。期间,我们看到了大量关于以色列安全与政治的报道,却忽略了这个国家的重大变化:在全球科技减缓、纳斯达克动荡的形势中,以色列的高科技公司成功幸存并显露出来。
几年之后,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以色列增长最为迅速的部门,由此带动了国民经济迅速回升。现在,这个在几十年内打了四场战争、接纳过数次大规模移民、在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柑橘经济”奇迹的中东小国,成功实现了向“软件经济”的转型,2004年,高科技产品已占到以色列出口额的60%。
以色列转型动力何在?中以经贸前景如何?6月20日,就此问题,以色列副总理兼工业、贸易、劳动和通信部长埃胡德·奥尔默特先生在耶路撒冷接受了《经济观察报》等四家中国媒体的联合采访。
《经济观察报》:中国外长李肇星访问以色列,对于中以经贸合作,双方进行了怎样的接触?
奥尔默特:经贸关系不是李肇星外长这次访问的主要议题。去年,以中两国的贸易额已经接近22亿美元,今年一季度已达到6亿美元,增长非常快,不过我相信,依然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去年12月,我会见国务委员唐家璇先生,我们认为,以中两国的年贸易额,可以在三四年之内达到50亿美元。
中国经济很具竞争力,尤其是在纺织品与化工等领域,而以色列可以为中国提供方方面面的高新技术。我们已将中国列为四个最重要的贸易对象国之一。
《经济观察报》:以色列国有经济也在经历一个非常规、私有化和自由化的过程,获得了很多国际声誉。对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来说,以色列能否提供一些经验与教训?
奥尔默特:我不认为我们可以教你们。中国人很聪明,也取得了很大成功。而且你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我只能说,以色列选择的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中国向这个方向的进展也非常快。我们准备与中国进行谈判,尽早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谈判即将开始。这也是你们很感兴趣的问题。根据中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我们认为,判断中国成为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正在改善。
《经济观察报》:军工技术的民用化,是以色列高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此,以色列政府实施了哪些措施?
奥尔默特:(政府的措施)不是很多。我们只是提供一个环境,让我们的工业自己来感觉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在现代工业中,军工已不是主流。有的国家建设了自己的军事工业平台,比如说军事飞机行业,但这些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可以适用于更多领域。我想说的是,以色列在信息工业方面很强,不过,军事领域不再是这些技术应用的重点。
《经济观察报》:完备的风险投资体系,促使以色列领先世界高科技产业。在这个过程中,以色列政府会做一些什么样的工作?
奥尔默特:政府参与风险投资,这对企业是很大的鼓励。更多的时候,政府和风险投资商是合作伙伴关系,我们可能同时看中同一家萌芽企业。上世纪90年代,以色列政府用了很大精力来支持风险投资,并实行零税收政策。而政府投身这个领域的能力,对于私营工业具有相当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大的媒介,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私营资金。当然,风险投资商要自己做出决策、自己承担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