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月1日,全球纺织品贸易实现一体化。不久前,美国、欧盟因中国的纺织品出口有较大的增长,相继对我国出口纺织品启动了设限措施,或者进行了特别限制措施的立法。
6月11日,中国与欧盟就纺织品达成了较高出口数量的双边贸易协议。为规范国内纺织品出口,保证双边贸易协议的有效实施,6月19日,中国商务部发布了《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并将于7月20日正式实施。此举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反响。国际纺织业普遍认为,在中国政府对纺织品采取临时出口限制措施后,印度纺织业可能后来居上,填补中国纺织品因受限退出的市场。
中国纺织业面临整合
欧盟和中国达成的纺织品协议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同时也将迫使一些小的纺织企业倒闭,从而使中国的纺织业更具竞争力。
中国商务部称,过去两年来,中国纺织制造商投资了250亿美元进行扩张,整个产业的年产值已经超过了1000亿美元。政府需要采取颁发出口许可证来对产业进行宏观调控。
中国最大的期货经纪商中国国际期货公司的棉花分析师姜桂平称,“通过中欧间的贸易协定,中国可以促使大公司以及有竞争力的公司获得更多的出口。这些公司的扩张将迫使一些小公司被排挤出局。”
中国政府称,中国纺织业拥有1900万就业人口,约为澳大利亚的人口规模,纺织品的受限将影响该行业的就业。商务部部长薄熙来5月30日称,美国对中国7种纺织品的设限将影响中国20亿美元的出口以及16万人的就业。
中国最大的男式西服和衬衫制造商雅戈尔集团称,自6月9日起公司的订单逐渐被印度的对手抢走。集团总裁李如成6月8日在宁波称,“公司的发展受到了影响,冲击很大”。该集团在过去5年内已经投资25亿美元用于扩大生产能力。
中国棉花协会副秘书长王建宏表示,“如果不能获得出口许可证,中国的中小纺织企业将面临倒闭。中国的纺织制造商将不得不从贴标生产转变为生产高附加值产品。”
印度将后来居上
据印度媒体报道,全球纺织品和服装贸易的配额取消后,各咨询机构、产业组织以及WTO组织本身纷纷就该制度对纺织品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可谓大相径庭,但有一点大家却达成了共识。这就是,中国是“后配额时代”的最大赢家,印度仅次其后。
今年以来欧盟和美国发布的纺织品进口数据证明了上述判断的正确性。尽管印度在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市场的份额低于其他几个出口国,但印度纺织品和服装业的发展速度仅次于中国。
以美国对中国设限的产品男式圆领汗衫、女式圆领汗衫及长裤为例。根据美国方面的统计,2005年1~4月,美国进口来自中国的男式圆领汗衫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993%,女式圆领汗衫增长了1615%,长裤增长了1500%。印度的圆领汗衫和长裤在美国也占有主要市场份额。2005年1~4月,印度出口至美国的男式圆领汗衫增长了111%,女式圆领汗衫增长了139%,长裤增长了近80%。尽管美国纺织业总是对产业政策发出抱怨并指责中国的“不公平贸易”做法,但现实情况是,美国纺织业不能抵御任何来自中国、印度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圆领汗衫、长裤等方面最公平的贸易冲击。
因此,美国对中国的限制将会使其他纺织品供应商从中受益。印度是其中最大的受益方。很显然,中国纺织品因受限而退出的市场将由印度的出口来填补。
在欧盟方面,除了已经与中国就10种纺织品贸易限制问题谈判达成协议外,情况并非有何大的不同。在这10种纺织品中,印度有两种实际上没有出口。其他8种纺织品是印度最大也是最有竞争力的出口产品。
中欧协议规定的10种产品的年增长率为8%~12.5%,而2005年1~3月中国这些产品出口至欧盟的年同期增长率达到了51%~534%。欧盟和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贸易采取的数量限制将注定使印度成为最大的受益方。印度媒体指出,当前印度出口发展策略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好印度纺织品贸易的优势,而非坐等中国纺织品受限。
同时,印度也应认识到,欧盟和美国虽然不能对印度纺织品采取数量限制,但他们在贸易战的武器库中还有别的其他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