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最先发现了美洲?在回答这一问题时,哥伦布和郑和这两个答案似乎都有其各自的合理性。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正确答案是郑和,也改变不了中国从此以后开始闭关锁国,并逐步落后于西方的现实。
因此,当今天中海油的“宝船”在美洲的海岸边上等待登陆时,15世纪的历史仿佛又重新回到了眼前,但其背后两大文明的发展路径和格局必将大大迥异于从前,此消彼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上周三,中海油出价185亿美元对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加州联合石油公司发起收购,比竞争者雪佛龙公司的报价高出近15亿美元。今年4月,在中海油暂时退出收购以后,雪佛龙已与加州联合石油公司达成了初步的收购协议。
这显然不是一次寻常的并购。这是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最大发达国家之间的一次巨型并购;这是全球最大债务国与其最大一个债权国之间的并购;这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与全球最大的新增石油消费国之间的一次并购;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宗海外并购案;尤其与众不同的是,这次并购战的对象是炙手可热的珍贵战略资源——石油和天然气。
从石油战略格局来说,对加州联合石油公司收购将大大加强东南亚和里海等临近地区对中国的石油供给。当远东地区很难再有重大突破之时,本次收购将有利于改善对中东地区依存度过高的状况。
在中海油重返交易之后,美国两位共和党国会议员在6月17日致信布什,要求海外投资委员会对中海油收购带来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等问题进行彻底调查。至此,这场被中海油命名为“宝船行动”的收购似乎重现了不久前联想并购IBMPC时的那一幕。
虽然如此,中海油的商业行动却很有可能为自己赢来与联想一样的良好结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过程再曲折也是值得的。中海油的系列举动可以概括为“财大”、“气粗”。
先说“财大”。提出新报价的同时,中海油做好了足量的融资安排。除了30亿美元的自有资金之外,其还获得了来自伙伴高盛和摩根大通,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和大股东中海油总公司各种形式的融资承诺共计160亿美元,具备了以现金支付全部收购资金的能力。这种实力的获取显然与中海油自始至终坚持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路线是分不开的。
再说“气粗”。中海油为并购聘请了专门的华盛顿游说团体以及知名的国际公关公司,牵住了舆论这个真正左右收购前景的“牛鼻子”。提出报价之后不到24小时,中海油立刻公开致信给加州联合石油公司的董事长表明诚意,并立刻向外界详细列举了并购计划要点,着力强调这是一次纯商业性的并购以及并购以后双方可以产生的巨大协同效应。
此外,中海油同时承诺收购后保留美国的绝大部分员工,而雪佛龙公司却表示收购后将进行大幅裁员;中海油还表示将保持加州石油公司美国本土油田的相对独立性,以符合美国相关政策的要求。这些主动出击的举动让很多对中方不利的谣言不攻自破。同期,连埃克森美孚的CEO也公开发表了反对政府干预并购的言论。
这样一来,压力迅速转移到了美国政府一边。如果说当前胶着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和中美纺织品摩擦还可以归根为保守的汉密尔顿国家主义传统与杰斐逊自由贸易传统之间的冲突,那么对联想及中海油并购的阻挠就很难找到经济上的理由了,或许只能归根为“冷战”后遗症或者麦卡锡主义的阴魂不散。在破坏资本主义制度与满足过时的怀旧心理之间,美国政府可以回旋的余地并不大了,中美走向竞合已是大势所趋。
在中国国内,一直存在着对中海油报价是否过高的担忧。国有公司的公司治理情况无疑需要外界更多的监督。不过,这次中海油的并购受到了国外独立董事的严格检查,同时作为在香港和纽约上市的中国公司,其受到了国外投资者以及各类媒体的充分监督,因此尽可以做些尝试。毕竟,只有随着对外并购增多,才能通过比较评估出成败。在石油这个政治含量很高的领域,仅仅用纯商业分析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即将翻过的这一页历史,无疑却是用商业奇迹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