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虽然隔夜美棉继续下滑,不过郑棉经过上个交易日的大幅下跌之后,市场选择减仓小幅整理走势,表现出一定抗跌势头。电子撮合交易在重重压力下同样低开低走,各月合同均价下跌一、二百元。对于13日开始在山东召开的山东棉花供需洽谈会,市场各方给予了普遍的关注,无疑大家都希望能籍此而更多了解市场,当然,从目前的情况看,业者应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一是国外棉商看准了中国市场,一改过去的棉花贸易方式,由过去的询价、看样、签约、装运、提货等环节,改变为直接发货到中国的保税区仓库。在青岛保税区仓库等地就存放了大量没有通关的棉花,这对国内的棉花市场形成了潜在的供给,有可能对国内棉花价格走势产生了较大影响。
二是据山东棉协预测,今年该省皮棉平均单产为65公斤/亩,同比减少4.5公斤/亩,初步推算今年棉花产量约为85.47万吨,同比减少22.41%。
三是目前看新棉尚是小批量上市,加工企业资金尚未到位,市场棉花供给有限,造成很多棉纺企业库存急剧下降。但“十一”后的新棉需求仍要视进口棉及纺织情况待定,以往的抢购引至收购价走高现象的发生程度需根据资金及需求情况判断。
内地现货棉价变化不大。当日发布的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328)报收13295元/吨,涨2点,CC Index(229)报收13756元/吨,涨1点,CC Index(527)报收11957元/吨,未有变化。另一反映国内三级棉到厂均价水平的Cncotton B指数则收于13416元/吨,涨1点。据中国纺织流通网了解,除个别有实力的厂子库存可以用到11月份外,大多数纺织企业的库存经过长时间的只出不进已所剩不多了,最多能“扛”到月底,压力之下,一些企业已开始陆续在外面找棉花,就是量不大,够用就行。各地籽棉收购市场仍然是“看起来很热闹”,虽然较高的收购报价不绝于耳,其实加工企业心里还是比较谨慎,在对后市价格吃不准的情况下,索性等几天再说,超过2.8元/斤一般就不敢收了。
从近几日陆续出台的各种报告中,我们基本可以明确一个重要信息,就是在中国的库存偏紧的情况下,外棉大量进口已然成定局,毕竟世界上的棉花太多,整体供过于求。可以预见,蜂拥而入的外棉必然会对我国的新棉定价造成冲击,而内外棉价的激烈竞争也有可能成为影响年度棉价走向的主线。
为能更好地把握市场动向,笔者建议业者牢记史建伟最新提到的四个关注:第一,避免收购初期的盲目抢购,关注水分、“三丝”等问题;第二,关注国际棉花市场的价格;第三,关注纺织经济形势;第四,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