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电脑里,跳动的是别人的‘心脏’!” “我们一大箱服装,竟换不回人家一个小芯片!”
“2000多亿美元,世界第一大产业里,我们的芯片在哪里?”……
着急中流露着真情,忧虑中满怀着期望,中国人牵挂着自己的“中国芯”。21世纪前后这几十年,没有一个产品像“中国芯”那样,深深地牵动着每一颗中国心。
牵挂一—“中国芯”曲线 向上还是向下
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芯片制造技术被喻为“现代经济的心脏”,是信息产业中集成电路的关键核心技术。据国外机构预测,未来10年内,世界集成电路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10%以上,到2010年,全世界年销售额将达到5000至6000亿美元,支持4~5万亿美元的电子装备市场。集成电路(又称为半导体,简称IC)已渗透到国防和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
在这第一大产业里,“中国芯”的坐标在哪里?中国曲线是向上还是向下?中国芯的产业现状引人关注。
研究人员公开的资料表明,国务院出台鼓励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发展政策以来,我国芯片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水准、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诸多进步。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的芯片生产线已达50多条,工艺技术达到0.13微米。一条又一条生产线的建成,一步一步缩小了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扎堆”聚集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群,更使中国成为全球新的芯片代工基地。在这些地区,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电路封装三业并举,崛起了10多家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几个重点封装厂,20多家初具规模的设计公司,以及若干个关键材料及专用设备仪器制造厂。
华北电力设计院专家曹来发乐观地预测,中国IC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带动周边的配套产业,如半导体设备和材料等产业的全面发展。进入12英寸时代,中国不仅能成为IC产业的新兴地区,更能成为世界IC强国,赶超英特尔仅仅是时间问题。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郑敏政透露,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芯片设计公司已增至400多家,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设计公司超过20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公司有7家,设计业的亿万富翁已超过7个。
在过去“一穷二白”的芯片制造领域,目前,一系列“中国芯”已闪闪发光:中星微电子公司开发的数码图像芯片“星光”系列打入国际主流市场;中芯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实用化微处理器芯片“方舟”系列呱呱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完成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汉芯”数字信号处理器迅速推广;“龙芯1号”、“龙芯2号”相继发布……一个又一个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升起在芯片产业的世界坐标中,中国芯片曲线伴随着这些“新星”的出现仰头向上。
但专家们也清醒地看到,尽管我国芯片产业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发展,与美国、日本、韩国等芯片强国相比,差距依然悬殊。在入世后的全球竞争环境中,我国芯片产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仍存在着缺技术、缺产品、缺战略、缺资金、缺专才五大“软肋”。
牵挂二——是成为“印钞机” 还是“吞金兽”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经济心脏”———IC芯片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贴着中国制造标签、供应全球的PC、彩电、DVD、手机、数码产品等需要安装芯片。信息家电、移动计算设备、网络设备、工控、仿真、医疗仪器等数字化产品的普及也极大地刺激嵌入式芯片市场。有关机构预测,未来4~5年,仅信息家电市场年需嵌入式芯片就超过100亿元。中国半导体协会秘书长徐小田预测在未来10~20年,中国芯片市场的增长率将高于全球市场的两倍。
因此,即使在全球IC芯片市场一路下滑的情况下,内地市场仍然是一枝独秀,连续几年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长。
一些跨国芯片公司在世界其他地方缩小投资规模的同时,却纷纷增加了对中国内地的投资。日本、欧美芯片制造厂商的10多条芯片生产线近年来相继移师中国内地。
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有关人士透露, 国内外企业在华投资集成电路几年前就已形成一个热潮,不仅是芯片生产线,还包括设计业和封装业。这些投资一是看好中国巨大的市场———上百亿美元的现实市场和更加看好的未来市场;二是看好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
芯片业就像一个鼓舞人心的“印钞机”,让投资者兴奋难已。
然而,尽管芯片市场前景广阔,芯片业实际上是一条暗礁密布的湍流。业内的一句经典行话是:“要想跟谁过不去,就劝他生产芯片去”。
产业投资风险主要来自于技术和资金两方面。芯片技术更新速度之快毋庸置疑,单就资金而言,芯片产业投资巨大,一条8英寸芯片生产线的投资就要吞掉10亿美元,简直就是一个张开大嘴的“吞金兽”。同时,在芯片生产领域,一代产品一代工艺一代设备,一旦“跟风”失败,企业就会骑虎难下。国家重点扶持的华虹NEC在2001年出现的高达8亿元的亏损就是生动的一例。
对芯片制造厂来说,如果工厂的产量达不到或者开工不足的话,就意味着亏损。如果投产期恰遇行业发展高峰,那么第二年就能实现盈利,反之,则要忍受漫长的亏损冬天。
尽管投资风险很大,但中国市场对IC产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促使中国IC芯片产业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大量的IC设计公司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很多生产线正在紧锣密鼓地兴建。这些生产线的兴建,促进了中国芯片产业的大踏步前进,同时,也带来了“同质竞争”、“同城竞争”、“重复办厂”,形成目前我国芯片产业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却又几乎全靠进口的局面。
据统计,2003年,我国芯片进口累计416.7亿美元,贸易逆差340亿美元,超过当年全国进出口255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值。近两年来,芯片已超过飞机成为美国对华第一大出口商品。据商务部统计,2004年上半年我国芯片进口262亿美元。
国际上一条芯片生产线,不论其硅圆片直径多大,一般认为达到每月20000片才算进入规模经济。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朱贻玮2004年进行的统计研究表明,我国已建成投产的芯片制造线中,生产规模达到月产20000片的只有5条线:8英寸线中的华虹NEC、中芯国际(上海),6英寸线中的华润上华、上海先进,5英寸线中的上海先进。就是说,在18条5英寸、6英寸和8英寸线中,上经济规模的才占1/4,而大部分线的产量还较低。
因此,如何让高新技术的代表———芯片产业高效运转、高效产出,已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牵挂三——是成为“贴牌厂” 还是“名牌厂”
目前,我国IC芯片制造企业近50家,其中综合制造企业40余家,委托加工企业6家。
华北电力设计院曹来发等人进行的专项研究表明,一方面,国内IC生产线上的产品大多来自国外的设计和订单,80%供出口;另一方面,国内IC市场需求量的80%要依靠进口。我国自己生产的IC只能满足25%的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主要还是中低档产品。
因此,尽管一些IC企业属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但其在国际分工中却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与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进行价值链低端的贴牌加工型企业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的境地。避免走进增产不增收的“丰收贫困”陷阱,成了一些芯片企业不得不面对的沉重话题。
“丰收贫困”的症结在于,我国芯片产业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优势企业,整个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
对此,美中创新科技促进会会长、北京市和上海市政府及信息产业部海外顾问马启元教授建议,依托巨大的市场潜力,打造拥有自主品牌的世界级芯片企业。
目前,全球芯片10强企业,几乎都是美、日、韩和欧洲的企业。这10家企业去年平均每家产值91亿美元,其中英特尔名列榜首,达270亿美元,三星位居第二,达104亿美元。目前在美国上市的芯片公司有92家,市值达5040亿美元,平均每家市值超过50亿美元。而我国国内上市的芯片公司仅4家,海外上市的芯片公司仅3家,总市值只有80亿元。
马启元认为,到2008年,我国至少应扶持20家芯片企业上市,市值达1000亿美元。
专家预测,如果芯片产业能得到国家重视和全民的支持,到2010年,中国内地有望出现规模超过台积电、三星的芯片企业。每个中国人,都期盼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