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石油产品的消费需求也在逐年递增。从1993年开始,我国就成为了原油净进口国。据统计显示,2004年我国石油消费量为3.1亿吨,超过石油消费大国日本,排名世界第二,原油产量达到1.75亿吨,排名世界第六。2004年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量也分别较2003年大幅增长34.8%和34.1%,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在石油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地位也显得愈加重要。
目前,国际油价不断刷新记录高位。8月3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近月合约又触及70.85美元/桶的历史高点。今年以来,国际油价上涨已经超过60%,而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仍为国家定价,这样就形成了一方面原油价格要和国际油价接轨,一方面成品油售价受国家控制的局面,使处在中下游的炼油和零售企业亏损严重。虽然在国际油价上涨过程中,上游油田利润丰厚,可以对中下游企业进行补贴,但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同,不断上涨的油价已使上游资产较少或根本无法涉足的企业举步维艰。据中石油上半年公报显示,其炼油业务亏损近60亿元。依照目前的情况,这些中下游企业不得不把面临的困难和损失消化在自己的“肚子”里。
期货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规避风险。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石油消费国,其位于纽约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取得了国际油价定价中心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众多的参与者。人们在通过各方面信息和方法判断未来油价走势的同时,美国涉油企业可以作出相应的套期保值交易以回避价格波动所带来的风险,而投机者则将这部分风险转移至世界各地。这样在价格充分市场化的同时,既保证了企业的稳定运转,也降低了国家所承担的风险。
而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随着油价的巨幅上涨,石油供应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世界石油市场拥有自己的话语权就显得尤为迫切。虽然我国部分企业可以参与外盘交易,但以农产品和铜为例,有时交易量已经占到了市场相当比例,结果却与自己预期的背道而驰。毕竟我们是在人家的市场规则下进行的,市场参与主体不是我们自己人。
虽然目前我国急需原油和成品油期货来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形成自己的声音,但石油产品关系国民经济命脉,操之过急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效果。笔者认为,在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之后,我国原油、成品油期货的上市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第一,促使涉油企业逐步适应市场化价格的波动。今年国家发改委5次调整成品油价格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这样的调整越来越频繁,将会使我国众多习惯国家定价的企业逐步适应价格的市场化变动,进而树立风险意识。
第二,逐步放权与加强监管。在企业逐步适应之后,国家可适当将有限度的定价权下放,让企业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价格,以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竞争。同时,通过立法或其他途径加强监督管理,避免类似中航油的事件再次发生。
第三,建立我国自己的战略原油储备。只有这样,在保证国家石油安全的同时,也会有一个强大的后盾来调节、稳定国内市场价格,防止市场被任意操纵。
第四,逐步开放国内期货市场。在有选择地引入国外交易者参与的同时,吸取先进管理经验,使国内期货市场逐渐国际化,从而使国内更多的企业融入全球市场。这样有助于以我国为主体的声音形成,且价格更具权威性。
当然,市场的发展和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可喜的是,作为目前我国唯一的能源期货品种上海燃料油期货在经过一年的平稳运行之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行平稳,价格走势与市场联系更加紧密,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也为我国原油、成品油期货积累经验、探索道路发挥了作用。中国作为一个石油大国,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我国市场化制度的不断完善,原油、成品油期货市场的逐步开展,将会给国内众多涉油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平台。此外,其在为国民经济保驾护航的同时,也将会提高我国在世界石油市场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