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收藏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征及风险点

http://www.jctrans.com/ 2018-07-10 中国经济时报

导读: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本国经济的复苏。

  郭可为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大经济体纷纷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本国经济的复苏。整体来看,全球经济复苏步伐逐渐加快,中国、美国、欧元区、日本等经济体对拉动全球经济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球经济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的转型调整期,全球经济运行的突出特征表现为复苏步伐逐渐加快,动能不断增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的增速有望超过1980年至2017年的均值。根据IMF的数据,1980年至2017年,全球经济的平均增速是3.5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18年4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与经济增速预测:2018年与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继续维持在3.9%,2018年至2023年,全球经济年均增速将达到3.8%,较1980年至2017年的均值高0.28个百分点。

  第二,全球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

  美国劳动力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2018年5月失业率降至3.8%,与1970年以来的最低值持平。欧洲的劳动力市场恢复到危机前水平。2018年4月欧元区失业率8.5%,维持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日本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处泡沫经济破裂时的水平。2018年4月失业率低至2.5%。新兴经济体的劳动力市场整体改善。俄罗斯失业率降至4.7%的低水平,巴西、印度失业率则一直保持较高水平。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加快,全球劳动力市场有望向着充分就业更进一步。

  第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抬升。

  拉动全球通胀上升的主要原因包括:全球经济活动的复苏,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的稳步回升,美国、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工资收入加速增长等。美国今年以来CPI和核心CPI持续走高,5月分别同比增长2.8%和2.2%。欧元区5月调和CPI上升至1.9%,核心CPI达到1.1%,均创下欧元区2018年新高。日本通缩压力依然严峻,5月日本核心CPI为0.7%。新兴市场国内通胀率并未出现较大幅度上涨。5月,巴西、俄罗斯、南非、印度CPI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6%、2.40%、4.29%、4.31%。

  第四,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从共宽松到日益趋紧。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应对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迅速趋同,各国中央银行相继采取了或扩张或极度扩张的货币政策,通过实施各种非常规政策工具应对危机和衰退。危机后,美联储率先开始加息进程。自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14日,美联储共加息七次,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由0—0.25%推升至1.75%—2%,预计今年还会有两次加息,年内总共加息四次,明年将共加息三次。此外,美联储还开始渐进式缩表。欧洲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通过连续降息实行货币政策扩张,而且分别于2014年和2016年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基础上,相继推出了“负利率”政策。目前两大央行有逐渐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迹象。通胀率和通胀预期的上升将使欧洲央行逐步减少资产购买规模,并取消负利率政策。日本的通胀率和通胀预期仍然很低,为实现通胀目标,超低利率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但购债规模已经有所萎缩。

  第五,全球贸易有所复苏但贸易摩擦威胁增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全球贸易量年均增长率大大低于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同时也低于全球经济增速。2017年,国际贸易出现复苏势头,全年增长率为4.7%。世界贸易组织(WTO)将今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由此前的3.2%大幅上调至4.4%。2017年12月,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一举突破1700点,为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全球贸易复苏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发达国家经济修复带动的外需扩张,另一方面在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回升。但特朗普上台后,以“201条款”和“301条款”为由对贸易货币开展贸易摩擦,对全球贸易的前景形成巨大的冲击。

  第六,全球投资前景向好但不确定性犹存。

  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国际贸易,也严重冲击了全球投资。根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17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下降23%,为1.43万亿美元,下降主要是由跨境并购大幅下降22%造成的。流入发达国家的FDI下降37%,为7120亿美元。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FDI保持平稳,为6710亿美元。发达国家仍然是全球主要对外投资来源。2017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小幅下降了3%,约为1万亿美元,占全球对外投资总额的71%。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下降了6%。中国对外投资减少了36%,降至1250亿美元。2018年全球经济以及贸易增长预计加速,可能推动全球FDI出现增长。然而,地缘政治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的升高可能会影响2018年全球FDI的复苏。此外,美国的税收改革可能会影响美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决策,并对全球投资格局造成影响。

  第七,全球新旧动能转换加快。

  近年来,创新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需求,各国纷纷提出将智能制造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如德国工业4.0、美国互联网制造、日本智能制造等,俄罗斯、印度等也提出了自己的智能制造战略,全球性新旧动能转换将表现得非常突出。同时,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云服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讯和数据技术不断进步,新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尽管整体向好的趋势十分明显,但全球经济也面临一些风险。

  首先,“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升温。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长期隐含逆全球化风险。近年来,“逆全球化”升温势头有所加剧。在欧债危机中,欧盟内右翼甚至极右翼政党成为本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英国脱欧公投中,多数民众选择脱欧;在美国,从未涉足过政坛的商人特朗普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等。这些事件凸显了美欧社会中“逆全球化”思潮的不断高涨。“逆全球化”思潮凸显了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所包含的深刻矛盾,暴露了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现实以及西方民主政治的弊端。“逆全球化”思潮愈演愈烈将会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减少全球贸易,形成投资壁垒,阻碍人文交流,甚至造成社会动荡,负面影响不可估量。

  其次,中美能否避开“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美中现阶段的冲突主要表现为贸易摩擦,也不能完全排除未来升级的可能性。这不但将会对两国产生重大影响,而且会不可避免地对全球经济和贸易造成冲击。根据彭博的研究报告显示,假设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摩擦令全球关税水平提高10%,2020年全球贸易额将萎缩3.7%,全球经济规模将因此缩小0.5%,经济损失可能高达4700亿美元。与此同时,“贸易战”会使世界贸易组织(WTO)倡导全球多边贸易规则毁于一旦。

  总体而言,未来全球经济复苏的前景较为光明,但其中隐藏着能量惊人的风险,没有哪个经济体可以独善其身。如何把控风险,防范冲突升级,需要各国政府换位思考,相向而行,审慎出台政策,共同维护全球经济复苏的基础。

  (作者系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