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南来北往货来往合肥将乘上快速通道。记者昨天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合肥正谋划下一场“4+10+4”的物流业发展的大棋,借助新桥机场、派河码头等海陆空优势,构筑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十大物流中心和四大农产品物流园,意欲发展成和郑州、武汉一样的全国性物流枢纽。
A
大部分物流公司仅有一部电话几辆车
说起物流业,不少人的印象就是一部电话,几辆车。而这也正是合肥不少物流公司的现状。
据统计,2011年,全市共有运输、仓储及综合物流企业600多家,从业人员20万人,实现营业收入217亿元,完成增加值约1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近3%,占服务业7%。
然而,这600多家物流公司,大部分还停留在一部电话,两三辆车的初级水平,有的甚至只有一辆车。市发改委副主任程宗好介绍说,其实根据国家标准委颁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物流企业也和风景区一样是有5个A级的分类等级的。
“目前合肥只有20家公司拿到了‘1A’以上,仅一家是最高级别的5A级。”程宗好告诉记者,现在合肥的物流公司大多专业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仍习惯于“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服务能力较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主导市场发展的大型运输企业和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现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如今市民收寄快递,在不少大型快递公司的官网上,都能清楚地查到物品到了哪里,而一些星级标准高的大物流企业也已实现这样的水平,“一个公司有几千辆车,有强大的后台网络在后方像大脑一样观察全局。车走到哪里、停留了多长时间,这些数据在后台监控中心都能看到。”而合肥大多的物流公司离这还很遥远,“不少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偏低,在利用信息技术追踪货物、库存管理电子化、供应链全过程的信息技术支撑等方面相对落后。”
物流成本过高,导致了工业产品、农产品生产成本增加明显。大的全国性物流企业在降低成本上也有优势,“如一辆合肥的物流车送货到上海,就不用空车回来,它可以在上海的分部接一单运到合肥的货物。”程宗好介绍说,好的物流企业还会很环保,“他们外包装会用一些符合环保要求、可以反复利用的材料,并拥有回收流通系统。”而中小企业做到这还很难。
合肥目前由于进入物流行业的门槛过低,合肥市中小物流企业资质水平参差不齐,还存在无序竞争现象。
B
工业大鳄纷纷落户 物流业发展迫在眉睫
程宗好介绍说,近年来,合肥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不少物流企业到合肥来寻觅商机,而另一方面,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和500强企业纷纷落户合肥,以及农产品交易的兴盛,都需要强大的物流业支撑。
因而,合肥市日前正式批准了《合肥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围绕建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和区域特大城市建设的总体目标,把现代物流业作为发展服务经济的重要内容。到2015年,合肥市将建成东中部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国家级物流枢纽城市。
依托于合肥显著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优势,在安徽省出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中,对合肥的新定位,也是要将合肥建成重要的全国性物流枢纽,“安徽省提出打造合肥物流圈和建设合肥物流枢纽,建立跨区域的全国性物流集散和分拨、配送中心,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联运一体化的物流体系;规划建设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空港物流园等综合性物流园区。”这为合肥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C
“4+10+4”空间布局服务工农业
在不远的将来,新站区平板显示基地、高新区、桃花工业园、长丰下塘等的“合肥造”,庐江同大、六安舒城的蔬菜瓜果等将乘上合肥的快速物流通道,“飞驰”向全国各地。
规划提出构筑合肥市“十二五”现代物流业“4+10+4”的空间发展结构。即:构筑东城、新港、空港、北站四大物流园区;建设店埠、长安、南岗、桃花工业园、三十头、下塘、万山、庐南、裕溪河、巢湖经开区等十大物流中心;打造合肥农产品国际物流园、北城、肥西上派、庐江同大等四大农产品物流园区。
在合肥市物流节点规划布局图上,记者看到这“4+10+4”个园区和中心,覆盖到了合肥市的东南西北区域,充分利用合肥的机场、码头、铁路、公路几大立体交通优势,为商贸企业、制造型企业和农业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在即将投入使用的新桥机场的周围,合肥将建起一个空港物流园区。“位于肥西县高刘镇境内,合淮阜高速公路以西、合六叶高速公路以北、新桥机场以东,邻近机场货运区。”
市发改委人士介绍说,空港物流园区主要依托新桥国际机场的航空货运能力、机场周边高速公路高效的货物转运能力,建设辐射全国及东亚地区的空港物流园区,打造东亚地区的航空转运中心,形成安徽省进出口货物集散的物流平台。“空港物流园区内主要发展快递服务、货物代理、包装加工等业务,允许外资和民营资本参与空港物流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投资和货运企业落户空港物流园。争取建设空港保税物流园区。远期可引入铁路专用线,实现公铁空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