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午宴上,参众两院议员们最热烈的掌声给了“它”;两国总理年度会晤,澳方从总理开始,再到三四位部长,不约而同都用“它”当做开场白;而中澳经贸合作论坛上,中澳企业家们则为“它”开怀大笑。
当然我们姑且把“它”理解为外交场合中的一种魅力,或曰软实力。这种魅力或软实力就是有思想的幽默感。事实上,当“高大上”的外交一旦找到一个“小切口”时,就会变得更加亲近可感。而情绪感染力一旦增加,往往意味着思想的说服力进一步增强。
但我此时此刻,更愿意把“它”称为一把“钥匙”。恐怕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在澳大利亚,李克强总理用这把钥匙,打开了一扇无形的大门,“它”让澳大利亚的政商领袖们,在大笑中消弭了当今世界逆全球化思潮所带来的疑虑。
这把钥匙同时还打开了更为宽广的自由贸易的市场。李克强此访,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审议中澳自贸协定有关内容的意向声明,双方决定未来在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在更多领域推动自由贸易。
这把钥匙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回头来看看。
3月23日,澳总理特恩布尔为李克强总理举行欢迎午宴。李克强即席演讲时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澳大利亚报纸报道我此访,关心“for beef market”(为了牛肉市场),所以宴会前我问服务员,今天有beef(牛肉)吗?他说没有,只有chicken(鸡肉)。大家都知道,澳大利亚的牛肉质优价廉,而中国的鸡肉则很有竞争力。我这次来访不仅是为了beef和chicken的公平贸易,还有其他很多方面。我是为自由贸易而来。虽然很遗憾今天我没能尝到beef,但这绝不会动摇我们开放的决心。
李克强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显然,中国总理这番幽默、智慧的演讲,给澳政商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次日两国总理举行年度会晤时,特恩布尔一上来就提到前一天李克强的“妙语”。其后澳方副总理、部长们的发言,有三四位都对中国总理以牛肉和鸡肉妙喻自由贸易大加赞赏。
24日下午在中澳经贸合作论坛发表演讲时,面对中澳两国企业家,李克强又轻松地开了个玩笑:昨天午宴没有上牛肉,据澳大利亚副总理说是因为好的牛肉都出口到中国去了。不过上了鸡肉,我理解,这可能是要表明公平贸易的原则。因为中国的鸡肉在世界上都很有竞争力。我相信,在澳大利亚的餐桌上也会吃到中国的鸡肉。
事实上,总理的这把钥匙,你可以理解为牛肉和鸡肉这个妙喻,你也可以理解为“它”是外交场合的“世界语”。
这把钥匙,“它”甚至不单单是打开中澳两国人民思想大门的钥匙,它进而也构成一种隐喻:象征着中澳未来通往自由贸易的繁荣大道。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它”将向地区和世界表明,自由贸易必将给人类带来福祉。
中国总理用这把钥匙打开的未来愿景,最清晰地向世界传递出,中澳共同致力于维护自由贸易、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