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村今年来可谓是声名远播,先是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近期云南省委又作出《关于开展向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学习的决定》。
一个普通村庄何以成为榜样,掀起全省学习热潮?郑家庄村共有125户、525人,居住有汉、白、藏、傣、纳西、傈僳、彝7个民族,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彼此生活习惯不同,但他们却能在50多年里和睦相处、亲如一家。近年来,该村通过整合资金,投入到基层党建、产业发展、文化建设、生态建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上,在全村营造了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和谐局面,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
自2011年启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以来,云南以全面实施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兴边富民工程、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系列专项规划为抓手,采取差别化政策措施,以整村、整乡、整县、整州推进和整族帮扶为平台,在2014年整合省级各部门项目资金1050亿元的基础上,今年计划整合1300亿元投入到民族地区,系统连片改善到乡到村到户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培育壮大富民产业,着力改善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涌现出一大批如郑家庄村一样的民族团结进步的示范乡镇、示范村和民族特色村。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564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70.2%,是全国世居少数民族、跨境民族、特有民族、人口较少民族和民族自治地方最多的省份。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考察指导工作时,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民族团结工作是个永恒的工作,常抓常新,来不得半点松懈。云南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工作应该摆在全省工作非常重要的位置。”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近日召开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应实现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
为全面加快示范区建设步伐,云南省委、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围绕促进经济跨越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振兴民族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民族宗教工作法治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推动民族宗教关系和谐、加强城市和散居民族工作、推动示范区建设理论研究创新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提出了优先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瓶颈制约等30项任务。
当前,云南正着手编制实施《云南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规划(2016-2020)》以及云南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兴边富民工程、少数民族特色村镇保护与发展、深入实施兴边富民工程改善沿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专项规划和行动计划。省级财政将安排新一轮“十县百乡千村万户”示范创建工程(2016-2018年)专项资金每年6000万元,打造一批民居有特色、产业强、环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谐的示范典型。
此外,云南将继续以整村、整乡、整县、整州推进和整族帮扶为平台,改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加快395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村的脱贫发展步伐,对987个佤族、拉祜族、傈僳族聚居村进行整村推进,对59个贫困民族乡实施整乡推进。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核心是要加快发展。”李纪恒表示,云南要握紧发展这把“总钥匙”,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全力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打造好民族文化这张名片,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云南民族地区实现生产总值2164亿元,同比增长9.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383亿元,同比增长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1%,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记者 周斌 余连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