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每天的涨跌牵动着全球市场的神经。有经济学家称,“如果说有一个数字正决定着世界经济的命运,那就是油价”。仅仅半年之间,国际原油价格已经从高峰时期的每桶107美元跌去了近六成。国际油价短期内的快速暴跌颠覆了全球经济预期。即使与此前30多年来数次石油危机中的油价剧烈波动相比,此轮油价的快速暴跌仍显得不同寻常。
13日,纽约国际原油价格一度跌穿每桶45美元心理关口,并以2009年3月以来最低结算价45.89美元报收。从去年6月至此,国际油价已经从高峰时期的每桶107美元跌去了57%。15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继前一日大幅反弹后再次下跌。而未来油价还有可能继续下行。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世界银行称,这轮油价下跌行情和1985-86年油价下跌存在“特别有趣的相似之处”。据报道,当时,石油开采技术的提高推动北海、阿拉斯加等地原油产量增加,全球最大的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寻求扩大市场份额。1986年上半年国际油价下跌61%。之后15年里油价一直较为低迷。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日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共有四次石油价格年度下降超过30%,但前面几次油价大跌,包括2009年,都是在全球或主要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时发生的。
洪平凡说,总体来看,石油价格每年的平均波动范围约在20%左右。从去年6月至今的几个月时间内,石油价格跌幅超过50%,显然属于非正常范围。
分析此轮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原因,洪平凡认为,主要是因为页岩技术革命导致供给上升过快。同时,美元兑其它主要货币大幅度升值,至少可以解释石油价格下跌50%中的15-20个百分点。因为石油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元兑其它主要货币升值20%,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即意味着石油价格应该下降20%。
虽然石油价格节节败退,但为维持石油市场的份额,全球最大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仍然坚持不减少产量。洪平凡认为,欧佩克仍然坚持不减产是有道理的。在2011之前的20年间,虽然“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一直高于欧佩克国家石油总产量,但“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总产量基本稳定,而欧佩克国家石油总产量呈上升趋势,掌握着“增量”的主动权。因为石油价格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增量”,而不是总量,所以,欧佩克国家可以通过调节其增量来影响国际市场石油价格。
但是,页岩技术革命打破了这一格局。在过去两年,受中东局势等原因影响,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有所下降,而北美地区的石油产量上升,成为国际原油市场的主要“增量”。在这种情况下,欧佩克如果减产对价格的影响力远远小于过去,同时还会继续失去市场份额。
洪平凡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欧佩克国家已经完全失去了优势。欧佩克国家的优势在于他们原油生产成本远低于世界其它石油生产国。如以伦敦布伦特基准油价作为衡量标准,沙特等中东地区原油生产成本平均为每桶27美元,俄罗斯为每桶50美元,深海石油约为每桶52美元,北美页岩油为每桶70美元。
“因此,目前欧佩克国家最优的策略是不减产,让油价跌至其它国家原油生产成本以下,迫使其它国家不得不减产”。洪平凡认为,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低于每桶50美元的价格,显然已经低于全球石油需求和供给在中长期的均衡价格,不可能持久。欧佩克国家不减产,市场规律也会将油价推向均衡点,只是时间长一些。
“目前全球石油供给日均高于需求约200万桶,占石油总产出的2%左右,基本等于北美石油产出的增量”。洪平凡认为,石油需求和供给之间少量的变动会给石油价格带来很大的波动。一旦产量开始下降,石油价格反弹的速度也会很快。
多位分析人士称,2015年下半年供需平衡后,油价将有所回升。但原油交易再次回到每桶100美元可能是多年以后的事了。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尔瓦利德·本·塔拉尔本周也公开表示,如果供应不变而需求减小,油价还会下跌。而且国际油价再不会回到每桶100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