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估算,“占中”前10天,香港就损失了3500亿港元。而现在,“占中”已经持续了一个半月。香港究竟将损失多少钱,账迟早会算出来。但是,那些因“占中”受损的无形资产,则很难用数字评量。
社会撕裂现“绝交潮”
香港媒体报道说,香港社会最近出现了前所未见的“绝交潮”。
香港知名导演王晶日前在网上宣布,将演员黄秋生、杜汶泽的联系方式删除,因为后者公开支持“占中”。类似的事件正在香港大量发生,社交网络上掀起了一股“unfriend潮”(意指绝交,断绝网上联系)。
香港的社交网站“脸谱”,一段时间来天天被“占中”资讯“洗版”,两派人言语激烈,争拗日趋严重。有不少人一激动,鼠标点击“unfriend”,从此不相往来。“绝交”现象之严重,引得香港医学组织联会都出面呼吁,网民应“暂离facebook和新闻等资讯”,好好冷静一下。
撕裂绝不止发生在网上。最直观的是街头争斗,反“占中”和“占中”者动辄爆发争吵,肢体冲突也屡见不鲜。更令人心寒的是,连朋友之间乃至家庭内部,争拗都在不断上演。
一名香港女子向心理机构求助,称男朋友因与她政见不一闹分手。还有父子因政治立场不同,在家互掷物件,几乎大打出手,家人只好向热线求助。香港的学校里,有学生因不去游行,就遭到同学排挤,被冠上“五毛党”、“左胶”、“孔乙己”等外号。
这种景象似曾相识。10多年前的台湾,政见不同而致父子反目、兄弟成仇的事常常见诸报端。现在,台湾蓝绿之争虽然依然火爆,但私人间因政见而闹翻的情况已很少见。观察家说,香港正在台湾化,原本指的是香港政治的民粹主义日益抬头。而在“占中”煽动下,香港连社会撕裂也跟着台湾学,学的还是台湾人痛定思痛已经差不多丢掉的东西。
“狮子山下精神”受损
团结、不怕竞争、逆境奋斗是香港人广为人知的精神特质。1974年开播的香港电视剧《狮子山下》,讲述草根阶层面的奋斗,之后,人们就经常把这种奋斗精神称为“狮子山下的精神”。
港大教授陈弘毅表示,香港能有今天成就,正是因为港人以往是理性和务实的,他们接受政治现实,并在所能享有的有限空间中默默耕耘,胼手胝足,创造“亚洲四小龙”的奇迹,东方之珠便应运而生。
“占中”所倡导的社会风气,则跟狮子山下的精神背道而驰。前汇丰亚太区主席艾尔敦日前在博客发表题为《香港的未来》一文,表示香港一直被公认的“can do(可以做)”精神,渐渐变成“can't do(不能做)”精神。
政制改革本来是香港民主发展历史性的大进步,却因为特首提名方式的争议,就被“占中”者全盘否决,以一小部分人的意见绑架全社会,仅因“我不认同”,就强迫整个社会停转。
一段时间以来,香港反对派议员在立法会屡屡以“拉布”方式拖延法案通过,诸如提出千条修改意见,发言冗长无比等无赖手段无所不用。而“占中”可以视为升级版的“拉布”,其诉求之不合理,行为之偏激都上升到了新高度。
负面情绪和负面记忆可能会在香港社会一直发酵。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日前在一场演讲中说,“占中”已经形成这一代年轻人的共同记忆,“若他们日后得势,便理所当然地认为参与‘占中’运动是依民心、顺大势,若他们日后失势,就会认为自己遭政府打压,内心怨气将会再度爆发”,“‘占中’青年内心的这股怨气,若不经过深刻的自省和反思,将导致一个又一个的恶性循环。”
法治基石遭动摇
“占中”对香港社会影响至深,还在撼动了法治基石。香港向来以法治为傲,但“占中”者堂而皇之以“公民抗命”自居,煽动大规模违法,并且摆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姿态。
香港高等法院颁布禁制令之后,占领行动依然故我。“占中”发起人戴耀廷等人,更宣称自己将去“自首”,并鼓励“占中”参与者一起创造“万人自首”的吉尼斯纪录。这种行为所折射的扭曲价值观,在香港社会可谓前所未见。
“占中”者高呼“民主”,自以为占据道德高地,却不知“少数人绑架多数人”正是彻头彻尾的反民主行为。香港社会繁荣,政府廉洁,根本不具备“公民抗命”的客观条件。“占中”者给自己脸上贴金之后,公然挑战法律,竟赢得部分青年学生的认同,香港法治精神遭受严重破坏。
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日前撰文表示,更关心“占中”对法治的深远影响,因为香港人即使面对经济逆境,也能翻身再起,但高效的政府和社会广泛的法治意识一旦破坏,能否以及如何修复将是未知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但要摧毁罗马,可能只是一念之差。”
“占中”重创香港经济,破坏民生,更危及香港整体的“精气神”。陈弘毅由此断言,内部争斗把香港带进“自残”的局面,香港正处于十字路口,可能将由盛转衰,正如不少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城市一样。
不过,也可以从好的一面看——如果香港人能够从“占中”学到足够教训,或许在将来的政制改革中,可以少走点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