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在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为什么这次两国领导人能实现会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杨伯江指出:
杨伯江:我想这次中日两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实现一次简短的会晤,是由于在过去的这几个月以来,双方通过接触、沟通就一些重大原则问题达成了共识。11月7号所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我们看到共识既就中日关系的基础和方向、原则有一系列重大的重申和明确,同时也点出中日关系中的重大突出问题,钓鱼岛问题和历史问题,同时也阐明中日关系今后应该逐步恢复政治对话的发展方向,所以我想这次之所以能够出现领导人简短会晤,是在这个共识形成的基础上出现的。
杨伯江指出,此次会晤为中日关系尽早回到正常轨道提供了可能,但是并不意味着中日关系已经雨过天晴,改善中日关系仍需努力:
杨伯江:我想会晤的意义是对于之前达成的原则共识的确认。另外一方面,对于今后的关系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的作用。中日关系并不意味着就此雨过天晴,因为矛盾错综复杂、根深蒂固,其中的关键还是要看日方能否切实的遵守和履行原则共识,并把它落到实处。中日关系在过去两年多来,从2012年日本单方面所谓的购岛开始,陷入了这样一个摩擦阶段,在这两年中局势一直紧绷,这次原则共识在此基础上的领导人简短会晤,为结束这种局面,使中日关系尽早的回到正常的发展状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或者说创造了必要条件,但是下一步能不能走的顺,能不能走的稳,还面临很多很多复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