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北川地震遗址连年被淹 数亿投资打水漂

www.jctrans.com 2013-7-11 13:45:00 第一财经日报

导读:持续的大暴雨袭击四川,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再次遭受劫难,全城被淹没,最高水位超过7米,人们对遗址的保护产生担忧,而同时,有关它的存亡也成为关注的热点。有学者称,此举“劳民伤财”,“几亿元打了水漂”。

  北川老县城再遭劫难 

  7月8日下午至9日早上,唐家山堰塞湖和北川老县城降雨量高达285毫米,致使唐家山堰塞湖水位抬高8米。北川老县城“5·12”地震遗址全面被淹,水最深处超过7米。北川大酒店遗址、遇难者公墓等重要保护地全部被洪水淹没。 

  老县城遗址连年被淹,2011年汛期,北川大酒店遗址就被淹没3次。而此前的劫难是在2008年9月24日,持续降雨使县城附近多处山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老县城遗址一半以上被掩埋,一些楼房露出地面的部分已经是几层楼以上了。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防治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许强向记者表示,北川老县城这次被洪水淹没,是由于物源很丰富,山上的东西很多冲下来了,把河道抬升,导致洪水,要清理很难,量太大了,当时做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到2010年发生大的泥石流之后才认识到。 

  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指挥长韩贵均昨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防洪标准已降为两年一遇。”今年汛期结束后,唐家山堰塞湖下游(堰塞湖湖口-邓家大桥)河段防洪治理将启动,实现遗址保护的标本兼治。 

  不过,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工学院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嵇少丞10日发表题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能保存多久?》博客,他还在文章中称,“最近这场暴雨,原要重点保护的地震遗址不见踪影,至少几亿人民币打了水漂。” 

  地震遗址存亡之辩 

  北川地震遗址的保护在震后不久就提出来了,2009年,上海市支援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规划项目策划组提交的《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策划与整体方案设计》称,北川国家地震遗址博物馆控制面积为27平方公里,整个项目投资估算约为23.45亿元。 

  不过,这些消息一经报道,其巨额的投资就引起很大争议,此后方案又进行了调整。2010年,北川地震纪念馆及遗址保护工程得到四川省相关部门批复,项目总投资6.7亿多元。这个工程包括一座地震纪念馆、一个地震遗址保护区。 

  其中,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的名为“裂缝”的北川地震纪念馆于当年12月28日开工建设,项目占地14.23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2.3亿元。纪念馆建在任家坪,不在老城区内,与北川中学融为一体,连年被洪水淹没的是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区。 

  四川省地震局高级工程师、国家“5·12”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建设专家组组长彭晋川对记者说,北川地震遗址区本身没有花多少钱,主要是做了少量的加固和清理,总共加起来投入不会超过1亿元,几个亿主要是建纪念馆了。 

  不过,嵇少丞在博客中称,“在北川老县城那样恶劣的地形、地势、地质条件下,如果不建成大型的地上地下排水系统,地震遗址是不可能保存的。若要花巨资建大型的地下排水系统,有那个必要吗?与其花巨资建设与维护,不如让其以自然的方式存在与消亡,这可能是与自然相处最合适的一种方式了。” 

  彭晋川对记者说:“这种遗址本来就会慢慢消失,我们主要以自然保护为主,进行了必要的加固,规划时对洪水和山地灾害也做必要的防范,不过,这个废墟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终究会消亡的。” 

  “以自然保护为主,进行小的加固,第一这样投入比较小,第二利于保持它的原貌,这样它就有一个消亡期,这个消亡期我们很难估计,当时我们估计5~10年没有问题,现在已经5年过去了。”彭晋川表示,“以小量的投入维持5~10年,教育的效用已经足够发挥出来了。” 

  彭晋川说:“我估计过段时间专家们就会对遗址进行评估,是不是还能做一些维修加固,可能还会做一部分投入,做一些小的维护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不会太大,大量投资就没有必要了。” 

  不过,地震遗址的建设也承担了当地发展旅游业的愿望。除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之外,青川东河口、汶川映秀镇、绵竹东汽汉旺厂区、都江堰虹口深溪沟等地都建设了地震遗址、遗迹纪念地。目前,北川老县城已接待世界各地参观者400万人次。2011年还曾闹出“门票风波”。 

  嵇少丞还写道,“地震之后当地政府看到‘商机’与表现政绩的‘好机会’,只用了半年多时间就建成‘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内有刻字碑林,可是第二年夏天就被一场暴雨之中的泥石流毁得无影无踪。大地震之后,地形地貌远离平衡态,要达到新的平衡态少则几十年,多则上千年。” 

  地质灾害频发 

  其实,除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连年遭灾,其他“5·12”地震遗址也在建设维护中一直受到威胁。比如都江堰虹口深溪沟地震遗迹纪念地就遭受2010年“8·13”特大山洪和“8·19”泥石流的影响,被纳入保护的12处遗迹点位遭到部分破坏。 

  嵇少丞认为,如果有花巨资保存地震遗址的劲,还不如学学大禹治水,疏通湔江,这样做可能消除北川县等地的洪水隐患。 

  韩贵均则透露,堰塞湖下游防洪综合治理规划已进入审批立项阶段,预计今年汛期结束后实施。根据规划,近期将进行包括老县城段河道清淤等防洪工程,继而还要进行老县城防洪堤加固和应急抢险通道护岸等二期工程。 

  北川地震遗址连年遭灾已经凸显出特大地震之后地质灾害频发的现状。许强向记者表示,地震灾区的地质灾害在震后前5年处于高发阶段,需要20~30年才能下降到震前水平,汶川地震后前两年对重点地区进行了治理,但是还是不能保证不再发生,尤其是9度烈度地区还有可能产生大的灾害。 

  10日10时许,都江堰市中兴镇三溪村一组一处山体发生座落式特大型高位山体滑坡,导致11户村民的房屋被毁。经初步核实,当地村民和游客已有2人遇难、21人失踪,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中。 

  在这一轮暴雨中,什邡市金河镇、绵竹市清平乡、汶川映秀镇、雅安石棉等地已经接连发生泥石流和塌方,这些灾害不仅造成交通中断,还造成人员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比如,最近,雅安石棉的泥石流造成9人死亡、10人失踪。 

  许强也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编制组组长。2008年10月,国家批准了这一规划,其中2334处较大隐患确定为工程治理。“规划中的2300处,投资100多亿元。还有一些地区没有治理,主要是人比较少,从投资效益来看还没来得及做。” 

  许强说,地质灾害防治投入很大,比如,四川省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就花了两亿元,一般一条沟的治理就需要上亿元的投入。“现在的治理还是针对有大量人口的场镇,以及泥石流物源比较多的地方。”许强说,“我们也在向国家争取,这是震后的后效应,不是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做完就能完全解决的。”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