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砚
从去年11月1日至今,快递实名制已推行9个月,为何落实仍不尽如人意?快递行业专家徐勇认为,目前,推行快递实名制仍有难度,可操作性不强,“配套法律法规仍不完整,消费者对出示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仍存疑问”。从快递公司而言,徐勇说,目前,快递行业仍供大于求,消费者选择范围广。一家公司按照规范操作,被用户拒绝后,可能失去市场份额。
“如果消费者拒绝,快递公司也没有有效方式让消费者署上实名”。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永驿物联智库资深专家邵钟林则认为,“政策落实的衔接仍需过程”。他表示,实名制落实仍需要制定规范、人员调整、相关培训等系列配套工作。
实行快递实名制,便是希望投递用户必须对自己发出去的东西负责,以期在源头上对想通过快递犯罪的行为进行遏制。
然而,快递实名制在推进过程中遭遇了不少阻力,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市场多方反应是“雷声大,雨点小”,新政执行遭遇尴尬。快递实名制最终想要落实,似乎还有一段路要走。
A
新政执行屡遭尴尬
今年6月1日起,快递实名制作为国家行业标准正式开始施行。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快递安全生产操作规范》规定,寄包裹除必须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外,快递单也须实名,且需先通过快递员开箱验视。
实际上,快递实名制已经开启过了“三重门”。除今年6月实施的新规外,去年11月,国家邮政总局就要求快递实名制登记;今年3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国家标准正式施行,主要目的是推动落实100%先验视后封箱、100%寄递实名制、100%X光机安检等制度保障。
为了解新政执行情况,有媒体对国内多家主流快递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有媒体记者随机走访了天津市百世、韵达、圆通等5家快递网点,称要寄件,其中1家网点要求出示身份证,2家网点没有要求出示身份证;在最后2家网点,记者主动询问:“现在寄快递需要看身份证?”其业务员分别表示“您找我,不用那个”以及“把姓名和手机号写上就行”。记者又称自己是帮开淘宝店的朋友寄件,希望在寄件人一栏写上朋友淘宝店的名字,对方均表示没问题。
就这样,一次次的快递实名制规定都在社会的聚焦下,被市场悄悄地“消化”了。
结果表明,快递实名制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一些快递人员在揽件过程中提出要查验寄件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却屡遭阻碍,他们无奈表示:“很多客户都不愿意出示身份证,认为个人隐私容易暴露,他们都找各种理由拒绝,我们也没有办法。”
为了不失去用户,快递员只得简单验收后违规揽件。另一方面,大多数快递员对投递用户的身份几乎不作确认,偶尔也有少数快递员询问邮寄的是什么物品,但却不采取任何验证措施。快递员补充说:“即便用户乐意配合,身份证也有假的啊,识别身份证真伪也是一个难题”。
B
政策难以落地的双重阻碍
快递实名制能更好地从寄递源头保障快递的安全,规范行业秩序,可为何会在实施过程中屡次遭遇多方执行难?
其中一方的阻碍便是来自投递用户,消费者对出示身份信息的安全性仍存疑问。用户担心自己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的同时,还担心开箱检查会暴露自己的消费习惯,从而对以后的生活造成困扰,“我提供的信息也没人保障会不会被泄露,泄露以后有没有人承担后果也不知道。”而身份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极有可能威胁到人身安全。尤其是当下,身份证常常与银行账号、手机账户等个人信息联系紧密,一旦泄露,后果不堪设想。不少快递用户对个人信息“露天存放”表示担忧。说:“这么做考虑过会给用户带来多大麻烦吗?个人信息和隐私泄露就又多了一个渠道。”
而快递一方则表示,邮寄用户不配合,快递实名制在现实执行中很难落实。对快递企业来说,快递实名制无疑增加了运营成本,如果在物流高峰期,快递员恨不得有三头六臂,仔细验货和身份证件登记流程会增加快递人员的工作量、降低效率,因此,快递员很难按规范执行;此外,现阶段快递市场仍然是求大于供,快递行业竞争激烈,如果每个包裹都要仔细查看的话,收发的快件总量就会减少,无形中还会被竞争对手抢去,如果一家公司按照规范操作,可能就会失去市场份额。另外,目前快递行业针对不实名制的处罚措施并不明确,违规成本远远低于执行“实名制”所需要投入的成本,导致实名制落实困难。
C
用科技完善政策
快递实名制遭遇执行难,绝不仅仅是客户和快递企业的事情,它更考验政府管理部门的作风和能力。
要想摆脱这种尴尬,让制度的善意得以真正落实,关键在于打消投递用户的顾虑。用户不愿出示证件,是担心快递实名制会造成自身信息被泄露,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事实上这种担心并非多余。
一项调查显示,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其中82.3%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了个人信息泄露给日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快递实名制要详实采集寄件人的身份信息,谁能保证信息不泄露?
目前我国快递业发展迅猛、体量巨大,信息管控技术处理缺乏有效监管,实名制执行不当确实会使用户隐私遭到泄露。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荆涛博士向笔者这样解释大数据时代下的个人信息状况:客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因快递业务被保存在快递物流管理系统中,而该系统中所存储的就是社会买卖关系的数据海洋,包括个人身份信息、电话、工作单位及家庭住址等,而目前对这些海量信息的监管仍有盲区。因此,快递实名制执行难的根本原因不仅在于缺乏配套政策的支持,在各方环节上还存在没有普遍运用技术手段来完善信息管控的原因。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除了需要有完善的配套法规政策加持外,更需要运用技术手段来辅助保障,正所谓,科技创新,技术兜底。快递实名制增加企业成本、用户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都可以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
据悉,宁波的快递收件员使用“巴枪”,可以迅速扫描客户信息并上传至公安系统,信息上传后自动清零。又或者快递员通过设备扫描寄件人的身份证,寄件人的个人信息就会通过设备经云端传入终端服务器,而一般的快递工作人员没有查看的权限。这样信息和快递件分两头走,就可以减少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而福建一些地区,则推行了“快递到家”APP,通过扫描二维码来登记身份信息,同样方便、快捷、安全。
D
信息安全规范是关键
另外,在加强制度建设、完善配套法规政策的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快递企业的监管,规范行业秩序,要求快递企业完善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开展自我培训。此外,在快递实名制推行的同时,更要建立起快递企业的客户信息保护制度和法律露制度,提高违法成本,比如建立一套更加科学完善的监管制度,把寄件人、快递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以及监管部门的权、责、罚定义清楚。
在科学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下,人们才能彼此信任,继而为了公共安全相互配合。
公共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事实上,执行快递实名制,最关键还在于建立配套的信息安全规范,降低信息泄露风险,消除社会的担忧。
而落实快递实名制的监管主体仍应为政府部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专家认为,很多发达国家快递实名和可追溯的实践经验表明,实名规定并没有影响快递企业的效率,而严格收寄验视制度则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日趋完善和便利,今后需要增强技术性监管来处理和规避相关的风险。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快递实名政策要想真正“落地”,单靠“一纸命令”还远远不够,需要从国家立法、规章制度及政府支持等方面同步推进。
实现安全快递不仅仅指公共安全,同样也应当包括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
要让公民享受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便利而非受其所累,只有 ‘两个安全’一并实现,才是安全快递的应有之义。
希望有关部门能完善配套法规政策,早日摆脱这种尴尬,让制度的善意得以真正落实。
相关阅读
不要让新政成为一纸“倡议书”
胡砚
从人类政治文明的经验来讲,好的政策从制定到顺利实施,均出于公众自愿接受并执行,一项政策遇阻的背后,是相关配套政策及技术应用的缺失。
近年来,在物流行业,一些利用快递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例时有出现,在快递业务实现全国范围甚至部分跨境物流的同时,安全已经成为快递业持续健康发展所不能忽视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以保障安全为出发点的快递实名制就具备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毫无疑问,国家决定实施快递实名制是顺应物流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却屡遭尴尬,实在令人惋惜。新政遇阻的背后,是相关配套政策及技术支持的进一步完善及缺失。首先,让快递公司承担起寄件人身份核实的责任无疑会加大企业的运营成本,其次,客户身份信息存在泄露与滥用的隐患也令公众十分担忧,种种顾虑的存在,都给快递实名制的顺利实施增加了难度。
因此,一项政策能否顺利实施,更考验管理部门的作风和能力,政府职能管理部门除了制定政策以外,不仅应加大国家立法的支持力度,而且要增加投入人力、物力,并在增添查验设备等项目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在相关的落实制度上,立法机关应加快出台相关法规细则。各地在政策的执行上,可以根据实际予以政策细化,加强监管。
快递实名制的推出是我国构建信息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所以若想真正实现快递“实名”,必须兼顾安全与成本两方面,相关“配套”跟上才是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