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是目前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201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3635万标箱。谈到这里,上海城投航道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年福龙感慨地说,世界发达国家货物运输,水运占到40%左右,而上海还不到1%,一年仅有30多万箱。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任重道远。
好在共识已经形成,2005年上海即开始启动内河航道建设和整治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现已建成赵家沟、大芦线一期、杭申线、苏申外港线、黄浦江上游等高等级内河航道190余公里,打通了上海港到浙江北部、江苏南部的水上通道。但是由于内河支线泊位不足,相邻航道建设进度、标准不统一等因素,水水中转的效率还不高,整体效益发挥的还不显著。 按照总体规划,上海将建成“一环十射”高等级内河航道网,“一环”由黄浦江、大浦线、赵家沟、錦(藻浜、油墩港等组成;“十射”以杭申线、太浦河、苏申外港线、苏申内港线、罗河、川杨河、大芦线、金汇港、龙泉港、平申线为骨架的主干航道。
年福龙副总工说,加快发展内河水运,事关上海的四个中心建设,内河集装箱水运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极其重要的一环,与海运、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运输方式实现有机衔接,发展多式联运,不仅有助于优化上海港集疏运体系,降低社会综合物流成本,还有助于上海与江浙两省加强资源、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有效流动和优势互补,促进长三角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内河水运具有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轻、成本低等优势。他说,装载90标箱的船舶油耗仅相当于3到5辆集卡。通过提高上海港水水中转业务比例,可以减少公路运输的能耗和污染,降低公路交通压力。还有助于改善水环境、优化周边生态、加强水系沟通、强化内河防汛排涝功能和实现内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是上海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加快内河水运发展,还可带动港口装卸、船舶修造和水上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助推内河水运服务体系的建立和现代航运服务产业链的完善,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促进城乡一体化。
发展上海内河水运的长远目标是航道景观化、码头集约化、船舶标准化、管理信息化。预计在“十三五”将再投入140多亿,整治内河航道70多公里,改造新建桥梁20余座,使四级及以上高等级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60公里。目前已组织实施大芦线二期、平申线、赵家沟东段、长湖申线等工程,还将启动油墩港、苏申内港西段等项目。由于工程建设周期长、涉及方面多,协调难度大,年福龙副总工真诚希望得到相关地方政府、行业责任部门、工程沿线企事业单位和市民更多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