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推进“互联网+质检”建设,互联互通,实现全国一体化,共享与互认执法监管信息。互联网+质检”建设降本增效,推广报检施检无纸化,同时还实现了同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等系统的对接,更加方便进出口企业,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开放平台。
12月9日,中国电子检验检疫(e-CIQ)主干系统(以下简称主干系统)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在江苏无锡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在会上表示,主干系统建设事关质检改革发展和对外贸易大局。主干系统的运行,促进了集中统一,推进了互联互通,实现了实时统计,强化了服务功能,实现了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的历史性跨越。
主干系统是在原有CIQ2000等系统的基础上,全新升级改造的新一代检验检疫业务核心管理系统。自今年4月20日起实施分批试点上线以来,主干系统共计受理申报超过345万批,涉及总货值超过3757亿美元,日均申报单量达5万多批。自此,检验检疫业务管理进入“集中统一、互联互通”的新时期,真正实现全国一体化。主干系统将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
国家质检总局通关业务司副司长张冬冬表示,主干系统建设实现了业务管理由分散到集中统一、由多层管理到扁平化管理、由单一系统到应用平台的转变。使质检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得到质的提升,垂直管理体制得到明显加强,促进一体化格局全面形成,为监管模式改革提供了支撑保障,也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广阔平台。
互联互通 实现全国一体化
主干系统优化了业务流程,实现了集中统一、互联互通。目前,全国35个直属检验检疫局及其868个分支机构实现了一体化运作,共享与互认执法监管信息,逐步理顺内地与口岸的关系,实现了全国检验检疫的“通报、通检、通放”。
通过进出口商品唯一报检号的“一号到底”设计。进出口企业可以选择在全国任意检验检疫机构办理报检、领证等通关手续,检测结果在各机构间互认。出口货物可由产地直接办理通关手续,进口货物在口岸通关后直接转至目的地接受施检。
“借助主干系统这个全国统一的平台,彻底打通了全国通关一体化的‘最后一公里’。”北京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冷艳梅说。她举例道,比如一家贵州企业从首都机场进口一批设备转关贵州,企业仅需向主干系统申报转关货物,即可在贵州局一次完成全部检验检疫工作。这彻底改变了原来在口岸申报放行后再向属地申报的传统模式,通关时间由原来的5-7天,缩短到半天之内。
降本增效 推广报检施检无纸化
主干系统为实现对外数据共享提供了数据支撑。不仅对接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实现“三互”大通关建设奠定基础,同时还实现了同检验检疫通关无纸化等系统的对接,更加方便进出口企业,为贸易便利化提供了开放平台。
江苏检验检疫局副局长顾华丰介绍,报检无纸化、施检无纸化可节约大量纸张,降低企业通关成本,既省钱又环保。据估算,全程无纸化的全面推广,每年可为全国进出口企业节约费用约5亿元。
无纸化的推行,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江苏检验检疫局无纸化工作实现了区域、业务全覆盖,平均每批次可节省4至5个小时,节约耗材、人工、往返交通、物流仓储等费用50至100元。有外贸企业认为,他们享受的贸易便利化更多了,进出口贸易的环境更好了。
通过主干系统与“单一窗口”的对接,方便了企业申报,降低企业成本。厦门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林世峰也表示,通过“单一窗口”实现了一单多报,减少了30%的重复申报项目。对出入境船舶监管实现“一次申报”,平均申报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5分钟,平均减少A3纸质申报单证2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