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大岗
在“通江达海”的道路上,合肥从未止步,随着“大码头”的逐步显现,合肥港的名号也越发响亮。记者昨天探访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了解到,今年截至目前,合肥港集装箱吞吐量已完成4.4万标箱,同比增长约46%;去年主体已完工的二期工程,将在今年8月完成配套设施建设。日益繁华的港口,将带动“江淮内河航运中心”不断崛起。
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
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启用后,合肥水运就迎来发展“黄金期”。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自2010年底开港运营以来,四年来集装箱吞吐量逐级跳跃,今年则紧盯20万标箱这一目标前进。
驱车从繁华大道一直往东,在道路尽头处就可见到一个气势磅礴的码头,一片繁华景象在眼前呈现:堆场上整齐码放着集装箱,不时有拖车拉着进出;宽阔的南淝河上停泊着准备运货的船只,码头岸桥在南淝河岸边将集装箱吊出,再平稳地移到船上,通过水路送往世界各地。
“今年一季度合肥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成绩喜人,预计完成吞吐量将近5万标箱。”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永华说,合肥经济圈内六安、淮南等城市的货物也多通过合肥港来运出,为此合肥今年还开通了至郑蒲、太仓和上海的外贸班轮,根据需求将加密至每天一班。
二期工程生活设施今年8月底将建成
合肥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主体工程已完成,四个2000吨级兼顾3000吨级的集装箱泊位、道路、仓库、堆场和岸桥等生产设备已投入使用,这意味着合肥港每年可满足60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需求,港口还以总占地1134亩的规模,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综合性内河港口。
目前,二期工程正在进行配套设施的建设,包括货运年检楼、15层的综合办公楼和餐厅等生产生活设施,预计今年8月全面建成。这一区域建成后,将会吸引更多的货代企业和船舶公司入驻,未来还将引进银行和担保公司等金融业态,形成服务业集聚区。
“江淮内河航运中心”即将崛起
紧抓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合肥正大手笔打造“江淮内河航运中心”。根据2014年9月出台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我市将加快推动江淮运河工程建设,沟通长江和淮河,尽早实施入江第二通道——兆西河航道整治,打通两大经济带的“经脉”,使合肥成为“长江经济带”和“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
与此同时,全市还突出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产业,加快推进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开工中派综合码头工程建设,做大做强合肥港集装箱码头,不断提高腹地通达能力和入江通过能力,在“通江达海”的水运时代中写下合肥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