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邮政局日前提出,全国快递实名制登记将于11月1日正式开始。消息一出立即成热点,有关“快递是否该实名制”的讨论如火如荼。有人为物流安全保障得以提高叫好,也有人担忧个人信息泄露或将加剧,对防信息“走光”提出建议。
有关快递实名制的呼声,在淘宝“职业差评师”掀起江湖风雨的时候,各界就多有反思——如果当真实名制了,谁还敢往客户处寄送报复性的寿材、恐怖娃娃、下三滥道具呢?“差评惊魂”屡屡借助快递小哥而梦想成真,说白了,钻的就是匿名快递的空子。
除了感性的生活故事,下面两组数据,足以为快递实名制提供最铿锵的理由:一则,近年来,中国物流快递业迅猛发展。相关统计表明,2014年中国的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而据国家邮政局近日公布的数据,2015年1至9月,全国快递业务量就已累计完成137亿件。比如广东省就达33.67亿件,占比约24.57%,是全国第一快递大省。二则,快递包裹安全问题也日趋严峻。从2011年开始,杭州、广州、滁州、柳州就相继发生“快递爆炸”事件。而根据广东省公安厅公布的数据,2014年至今年9月份,单是利用快递渠道贩毒的案件,就查获了454宗,抓获嫌疑人316名,缴获各类毒品468千克。
早在2011年,公安部就开始在全国试点实施快递实名制,但成效并不明显。日前,中央综治办、公安部等15个部门也决定,从10月22日起至2016年3月底,要求寄递物流行业全面落实实名登记制度。然而规定发布后,在杭州一家快递公司,有人以某热播剧男主角“梅长苏”为名顺利寄发快递,一时间倒也成为朋友圈竞相转发的段子。
不寄快递的,当然希望实名制早日落实。比如有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的网友支持实行快递实名制”。无论是快递行业的规范发展,还是从捍卫公共安全与公共利益考量,“诚信寄递、实名寄递”的呼声也一直不断。不过,实名制面对的问题,也是有目共睹的:第一,民营快递之所以勃兴不衰,就在于价格低,程序简便。一旦实名制,寄件的觉得麻烦,快递行业的成本也会飙升,效益随之下滑,谁来埋单?第二,这些年因快递而泄露隐私的事件时有发生。此前,有媒体暗访发现:出售快递单信息网站成行成市,每个单号卖0.4至1元,收寄人姓名、地址、电话等隐私如砧板上的鱼肉。收件人还能写个“樱桃小丸子”、“葫芦娃”保护名字隐私,一旦寄件人实名制落地,点多面广又流动频繁的快递公司,有多大能力去捍卫个人私隐上的合法权益?
实名制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倒不是悲观主义情绪在作祟,而是从手机卡实名制实践中可以窥斑见豹。2013年9月1日,工信部颁布的《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正式实施,要求用户在办理手机卡入网手续时,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结果呢,三大基础运营商似乎都或多或少被曝光过各种违规开卡或贩卖非实名制电话卡的黑幕。及至2015年,媒体才奔走相告,“9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实行电话用户实名登记制度”。国字号运营商践行实名制尚且如此之难,分散而弱势的民营快递业,想要在实名制上一呼百应,恐怕“过渡期”也不宜太短。
有两重现实,需要实名制政策正视:双创潮流之下,民营快递发展迅猛。不过,除了屈指可数的几家龙头企业,众多中小型快递企业规模多在亿元以下,中国快递业的年利润率也从2005年的20%下降至2012年的5%。随着人工成本等增长,越来越多的快递加盟网点陷入亏损状态。此外,眼下国内而言,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仍然存在诸多制度性问题。
快递实名制迟早是大势所趋。不过,就比如即将到来的“双十一”,“梅长苏”再出来寄件或发货,恐怕仍不算稀奇。因为,如何分担快递企业实名成本、如何保护公众隐私不至于“裸奔”——这些前置性课题做好了,实名制才能真正从理想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