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焯堃 张朝华 林 婷 叶 菁
秋风送爽,焕然一新的深圳蛇口海上世界在流光溢彩中荡漾着勃勃生机。在这片土地上成长的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海油脂)、深圳南顺油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顺油脂)两家进出口油脂企业也在深圳蛇口检验检疫局的倾力帮扶下,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国内市场重组、行业洗牌等重重磨难,实现了新增长,焕发了新光彩。
本期主打>>>
南海油脂是中国最早规模化生产精炼油脂和小包装油脂的企业。公司以“金龙鱼”为首的各种精炼植物油产品畅销海内外,目前拥有年80万吨精炼油、20万吨特种油脂、50万吨小包装的生产能力。2013年共从蛇口口岸进口油脂15.74万吨,是蛇口口岸油脂进口的“大户”。
“新办法”力促原料通关
“进口植物油能否优化抽样流程,降低企业吊柜成本?能否采信企业实验室报告作为放行依据?”2013年6月,深圳检验检疫局下企业调研中,南海油脂总经理李强提出这一需求。
对此,深圳局领导当场拍板,为企业制定了监管“新办法”。蛇口局立刻拟定方案,按照相关规定对进口的大宗油脂实施预通关管理,即企业报检资料审核合格后可直接向海关发送通关电子数据,船舶一旦停靠,工作人员立即登轮实施查验,“全天候”贴身服务,做到来料随到随检,保证原料顺利通关、及时抽采样。此项举措,一方面通关周期比原来缩短5天,避免因堆放时间过长引起质量问题;另一方面降低通关费用,仅1年就为其节约各项费用约75万元。同时,这套服务方案也提供给了南顺油脂。
企业实验室检测项目认可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深圳局食检中心对南海油脂实验室检测能力进行一系列实验对比,派出工作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多次同步检验,提高和完善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最终深圳局食检中心认可其实验室“酸价”、“过氧化值”两个重要项目检测结果。这为今后检测项目的认可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贴身服务”保障产品出口
南顺油脂旗下品牌“刀唛”、“红灯”早已深入人心,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根据AC Nielsen市场调查,南顺食油品牌多年来高占近40%的全港零售市场。
“供港食品安全是头等大事,蛇口局就是这条食品供港线上的安全闸口,丝毫不能放松。”在南顺油脂良好“基因”基础上,蛇口局作为监管部门,进一步因企制宜,贴身服务。
针对南顺油脂食用油使用的大部分是进口原料,蛇口局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对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一方面严格把控原料进口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定期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设备的卫生条件进行检查,对生产工艺流程提出指导意见;另一方面主动提供香港有关质量要求和政策法规的相关信息,让企业做到“知己知彼”。在蛇口局的殷殷守护下,南顺油脂每年1.1万吨食用油顺利出口香港,保证香港市民“绰绰有油”。
而这并不是蛇口局第一次为企业出口提供“度身定做”服务,早在2012年3月,南海油脂计划“试水”香港散装油脂市场,蛇口局就专门组织人员主动跟进,仔细分析,为企业量身打造了“一次检测、分批验放”模式。为确保安全,该局还对企业进行开工前严格检查,并要求企业按照出口计划生产,进行溯源管理。由于监管模式科学,通关环境便捷,深圳餐饮用散装油脂在卫生品质及新鲜方面占优,市场前景广阔。
“快反应”应对香港新规
香港特区政府制定的《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以下简称《规例》)于2014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实施要求远远高于现有检测标准,而食用植物油作为生活必需品,受众面广、关注度高,蛇口局辖区将保障供港食用植物油的质量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蛇口局迅速组织人力,及早部署蛇口地区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相关工作,制订时间表,成立了应对《规例》工作组。虽然《规例》最大限度采纳了内地农药限量标准,但仍有大部分限量标准内地没有制定。为了帮助企业顺利消除《规例》实施带来的影响,工作组一边认真分析相应出口产品可能涉及的农残标准,一边整理分析可能对辖区食品企业的影响。据调查,蛇口局辖区有13家食品企业、17个种类产品在《规例》的管控范围内。
随着深圳局应对《规例》工作的全面铺开,蛇口局即刻开始行动,奔赴自己负责的企业。他们与企业一同制定产品风险防控计划,指导企业在7000多项农残限量标准中找出与企业产品相对应的检测项目,预先就企业不同的出口产品“量身定做”检测方案,对企业的原料、成品进行全方位“体检”。规例实施至今,供港食用植物油对应检测项目均无不合格检出。
作为行业内知名的“领头羊”,在蛇口局的帮扶服务下,南海油脂和南顺油脂深深扎根于蛇口,涅槃转型,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