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合肥市将完成水运投资20亿元、新增100公里高等级航道、年港口吞吐量达到4000万吨。”近日,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局长余正发介绍,今后一个时期,水运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立足于打通“水上高速”,以水运大发展支撑合肥外向型经济拓展。
“十二五”期间,合肥水运确立的目标是,立足“深”和“畅”,完成更高标准的“通江达海”工程;致力“通”和“延”,推动“江淮运河”和环巢湖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注重与公路、铁路的无缝衔接,完善港口布局,奠定“江淮航运中心”坚实基础,适应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水上交通管理实现“一先四化”:即安全形势、市场监管、支持保障等方面的主要业务指标全省领先,实现“监管网格化、执法规范化、政务信息化、反应快速化”。
过去10年,合肥水运取得长足发展,初步构筑通江达海格局。随着年设计通过能力6000万吨、总投资3.41亿元的巢湖复线船闸和年设计通过能力5930万吨、总投资2.58亿元的裕溪复线船闸启用,合肥水运通行能力瓶颈被打破。
同时,以合肥港综合码头一期、熔安动力码头、通达码头为代表的港口建设快速推进,全市新增码头21座、千吨级泊位6个、港口吞吐能力2070万吨。集装箱运输从无到有,发展势头迅猛,2010年12月底,合肥港综合码头正式开港,水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了零的突破;2011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万标箱,刷新了我国内河港口史上集装箱开港首年吞吐量的纪录;2012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7万标箱;今年有望突破10万标箱。水路集装箱运输以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优势成为当前合肥综合交通运输的重要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