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已经从“生产者引导型经济”转向“消费者引导型经济”,目前国际上许多学者在研究,在导入新的“效率的消费者对应”,(国内称之为“快速消费者反应”)情况下,如何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他们认为在过去,生产者、批发配送和零售者三者是分别单独设法降低商品的成本,在导入“快速消费者反应”情况下,今后需要三方的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共同协作来降低商品的成本,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目前商务网站多基于这种思路构建:即以网站为主体,引进商务活动因素。事实上电子商务并非电子媒体的简单商务化,这颠倒了主次关系。BtoC电子商务应该首先是一种全新的、高度完善的物流模式,电子手段仅仅是新商务流程中引入的非主体因素之一。以提供简单便捷的生活方式为基点,我们出售给顾客的并非仅仅是可以从任何商店得到的普通商品,而是一种网络生存的体验——使顾客感受到自己无所不能。
电子商务的重点在于方便和全面,因此重要的因素有:1、完整的商品线;2、精确的送抵时限。
B to C电子商务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1、货源:应以市区内分布较远,信息化较好的几家超市内部货物数据库为基础,建立真正完备的货源体系。
2、信息平台:以面向大量货品数据的数据库搜索操作为基础联昊通快递查询,仅对少量特殊物品和商家促销的货品进行图片和文字描述。
3、配送:市区内结合现有的社区服务模式,现货配送,限时送抵。
4、支付:以货到付款为主要结算手段。
在初始阶段,作为全新的商品流通模式,应以严格限时的社区配送网络为核心,以网页、电话等多种信息模式为订购手段,以现有的超市商品作为货源,以现金为主要支付方式。
从传统的流通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零售到消费者的,与之相对应的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或储运部门到批零企业再到消费者的。现在,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代销制、多级代理制及配送制(配送制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组织形式);在物流领域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传统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中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为此,中国邮政的电子商务配送系统必须与现代物流相适应。
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是:1、物流反应快速化,2、物流功能集成化,3、物流服务系列化,4、物流作业规范化,5、物流目标系统化,6、物流手段现代化,7、物流组织网络化,8、物流经营市场化。
那么,中国邮政在建设满足上述要求的物流配送体系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我认为:
1、提供完善化物流、配送功能。传统储运为了完善功能,按现代物流特征的要求,也可能提供一些外延有所延伸、内涵有所深化的配套性、系列化代理服务,其中有些服务已属物流范畴。但由物流经营者提供,如代买卖双方结算货款、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提供采购信息及咨询服务、代理供应商承担一定的商品促销、店铺商品陈列等活动,这些在国外都叫增值服务,是现代物流应大力提供的服务。这些只是物流的辅助活动,物流商并没有运用大量流动资金去从事实际的商品买卖,即物流商仓库中的商品是别人的而不是自己的,这与批发商或经营其它业务的服务商向现代物流转化就有很大的区别。
2、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邮政现有的营投网点点多面广,向现代物流配送转化或集成相关功能也应最为容易。但配送中心应与营投网点在功能定位上区分开来。以营投网点为基础,建立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与厂商共建。成为厂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中转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厂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
(2)与批发商共建。成为批发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批发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
(3)与零售商共建。成为零售商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零售商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
(4)与其它机构共建。成为其它机构的物流代理商、存货商、运输商、中转商、配送商、流通加工基地及其自有物流基地的后援,为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5)物流商自己独立建立。为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及其它机构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邮政部门建立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与传统储运企业的经营管理不同,需要的设施设备条件也不同,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应加以区别。
3、加强网络组织建设。从网络组织和运营上,相对剥离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型业务在网络资源使用上的经济关系。现代物流要求配送企业有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何区域内(包括国际)的物流任务,同时物流成本还应合理。没有这种能力,商品供应、补货及配送的及时性就得不到保证,就会影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要完成这种任务,必须建立全程全网的物流配送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