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 陆运| 空运| 综合物流| 船务新闻| 口岸/园区| 贸易| 宏观经济| 产业经济| 时政新闻| 图文天下| 物流专题| 物流网评| 贸易专题| 财经观点| 深度观察| 贸易网评

中欧解决“替代国”贸易纷争迎来曙光

收藏 www.jctrans.com 2017-6-5 11:21:00 中国网

导读: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

  6月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会见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时表示,德中双方都认可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支持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则和规则;德国支持欧盟履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第15条条约义务,致力于找到符合WTO规则、对各国一视同仁、对中国非歧视性的解决方案。默克尔的表态体现了德国支持国际规则和多边贸易体制的担当,为解决中欧贸易关系中的“替代国”争议带来了曙光。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WTO,成为第143个成员国。根据中国与各方相互妥协的结果,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中国在入世15年之内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WTO成员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计算倾销幅度时,若中国生产企业不能明确证明生产该同类产品的产业在制造、生产和销售该产品方面具备市场经济条件,则进口方可使用不依据与中国国内价格或成本进行严格比较的方法,也就是可以使用“替代国”价格。可以想见,如果“替代国”生产成本很高,那么以此来衡量中国商品显然有失公正。由于15条的存在,中国成为全球反倾销的主要受害者,成为一些国家(特别是美欧)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首要对象。截至2016年,中国已连续21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0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长期以来,“替代国”做法给中国企业造成巨大损失。据测算,在采用“替代国”做法的反倾销案件中,中国企业的平均反倾销税率比正常企业高20%以上。其中,中国钢铁、铝、光伏等行业所受影响最大,严重冲击这些行业出口。2014年6月,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商务部提交申请,要求对中国乘用车和轻卡轮胎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2015年6月,美国商务部公布调查终裁结果,对中国厂商征收14.35%—87.99%的反倾销税和20.73%—100.77%的反补贴税。在此次终裁中,美国使用了泰国作为“替代国”来计算中国产品的正常价值。

  按照规定,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为“日落条款”,应在中国入世后15年,即2016年12月11日自动失效。但“日落”之时,美欧却出尔反尔,不愿终止这一条款。美欧给出的表面理由是:按照其国内法,中国达不到“市场经济地位”标准,因此应继续沿用过去的做法。根据美欧国内法,采用“替代国”做法的前提条件是判定一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2016年7月,美国以中国市场经济改革尚未达到预期,不符合其国内法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为由,明确拒绝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2016年11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启动修改立法程序,向欧洲议会及理事会提交修订反倾销法规的提案,使用“市场扭曲”原则替代“市场经济”标准,名义上是履行WTO承诺,实则换汤不换药,进一步扭曲了WTO规则。欧盟此举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严重损害中国利益,自然遭到中国的强烈反对。

  事实上,美欧拒绝终止“第15条”的根本原因是:一旦取消“替代国”做法,就很难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其国内产业所受保护水平就会下降。据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计算,如果终止“第15条”,欧盟对华反倾销税有可能降低17%—28%。在目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形势下,欧美的钢铁等产业担心,取消“替代国”做法后,中国的钢铁等产品会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出口到美欧,对其国内产业造成更大竞争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如果美欧不履行WTO承诺,中国企业固然得不到作为WTO成员的公正待遇,但美欧企业也会在中国的反击中受伤,甚至失去潜在的中国市场。

  默克尔总理的这次积极表态,还存在两大背景因素。一是全球保护主义升温。近年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国际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国际贸易连续5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在此背景下,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不利于德国乃至整个欧盟的经济增长。二是特朗普上台后美欧关系日益紧张。今年5月底,默克尔宣称,本届七国集团峰会结束后,她意识到欧盟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和英国,欧洲人的命运应掌握在自己手中。默克尔明确表示,德国必须拓展与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关系,德中两国应在贸易领域相互合作,推动自由贸易,进一步开放市场。

  默克尔的表态为中欧妥善解决“第15条”问题注入了强大推动力。一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经贸伙伴,双方在多双边合作中拥有广泛的共识和共同利益。欧盟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及最重要的外资和技术引进来源,中国市场对欧盟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增长同样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中国与欧盟都支持开放主义、多边主义、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都认真履行在气候变化、发展援助等全球性议题上的承诺,并积极推动20国集团发挥对全球议题的引领作用。

  可以说,欧盟切实履行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义务,不仅有利于中欧双方,也有利于全世界。英国广播公司(BBC)评论称,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前任奥巴马政府的全球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之际,中欧双方领导人在共同倡导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大战略方向上是一致的。作为欧盟核心成员,德国在“第15条”问题上公开表明立场,既是对中方关切的善意回应,也是对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多边贸易体系的尊重和对国际贸易规则的维护,是对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有力贡献。今后,中欧双方应共同努力,将默克尔总理的积极表态转化为欧盟共同的贸易政策,从而增进中欧共同利益,并助力世界经济发展。

  (张茂荣,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锦程物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等作品,版权均属锦程物流网所有,转载必究。若转载使用,须同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